王翠生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班化教學已成為主流,小組合作學習已成為整體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合作互動,自主探究,激勵評價等方式,讓整體數學課堂變得更具趣味性;要充分發揮小班化教學的優勢,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知識,完成思維模式的轉變,在合作交流中提升自我能力,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班化;小學數學;合作學習
當前,小班化教學已成為主流,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給新時代教學提供更多機會,同時,它也能夠讓學生在自我發展過程中從容應對挑戰,有效提升自我。將小班化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增強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總體掌握,拓展學生思維。因此,教師應從小班化教學具體特點出發,制定相關的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完善教學措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具主動性,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一、加強合作,提升學生學習動力
相較于傳統教學來講,小班化教學中的學生數還是較少的,一個班級往往只有20多名學生。雖然人數不是太多,但是,教師在開展小班化教學時,也要注重小組合作教學。
相較于大班教學來講,小班化教學更容易管理。教師要利用好小班化教學模式,關注每一位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認知,提高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讓學生在自我發展過程中揚長避短、發揮自我個性特點。例如,教師在教學“圓形面積公式”這一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展開自學。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大多數學生會合理應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掌握相關的圖形拼接方法,最終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果。之后,教師還應檢查學生的具體學習成果,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加強互動,提升學生數學能力
在小班化教學背景下,教師應將提升整體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重要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使用多類方法,最大可能性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也能夠進一步幫助學生進行探索,讓學生在更好的學習空間內完成自主探究,自主發展。
在引導學生學習時,教師教學的一大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基石。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以各類問題作為導向,開展探究學習,以問題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線索,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串聯線索,增強學生的分析與解決能力。例如,在相關課程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合理設置一些有效的導學案,根據教材內容合理設置重難點,讓學生在問題探究過程中針對性地發現、解決問題,這時的他們也會以一種更為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學習。其次,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質疑能力是引導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一大關鍵,它也能夠讓學生的整體學習更為深入。因此,教師要大膽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將各類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列舉出來,引導學生加以質疑,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適當反思,讓學生在自我反思過程中形成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學習模式。
三、加強鼓勵,提升合作學習效果
科學的評價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完善,提升學生整體積極性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進行合作教學時,教師要在制定一些有效的團隊合作任務,以此任務作為整個團隊的導向,圍繞任務發揮團隊的智慧與力量。最后,教師還要進行適當點評,公布團隊各成員的具體成績與團隊整體效果。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它也能夠發展學生思維,讓學生在反饋評價過程中了解自身。
小組合作學習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每一位成員的共同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現自我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注重小組內部成員的互相評價,在評價對比過程中加強激勵評價。這一系列的評價模式,可以改善以往小班化教學活動中的沉悶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過程中,而且教師也能夠避免唱獨角戲的尷尬,真正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探索過程中。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的學習進步點作出表揚評價,增進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小班化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合理結合新課程改革教學的具體概念,發展學生能力,創新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注重小組合作互動,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注重激勵評價,在整體課程改革過程中創新各類教學方案,積極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扭轉課堂氛圍,真正引領學生提升能力,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建平. 小班化背景下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微探[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6):72.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苦竹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