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新
摘 要:時代的發展使得翻轉課堂應運而生。翻轉課堂作為一種轉變教與學的基本模式,其實現了教師與學生職能的有效轉變,實現了教學場所的轉變,從而推動了教育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的出現具有時代意義,且具有廣泛性,在我國應用翻轉課堂,則需要立足本國教育發展實際情況,從不同方面探尋“本土化”的翻轉課堂,進而有效地發揮翻轉課堂的價值,推動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本土化”;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學習能力
在時代的不斷發展過程中,翻轉課堂應運而生,最早從美國發起,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探索與運用。在此情況下探索出來的翻轉課堂模式具有共性,而各國的教育改革受其自身發展的影響,存在較差的差異,此時則需要立足本國的教育情況,對翻轉課堂進行“個性化”的探索,從而在實現“本土化”的翻轉課堂的過程中,提升其應用價值。那么,我們要如何理性地推進翻轉課堂的“本土化”呢?
1.轉變教育的基本理念
眾所周知,學生的學習能力一般包括兩部分內容,即主動性和自學能力。在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翻轉課堂實現了傳統師生關系的轉變,其將學生從傳統的教師照本宣科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從而使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獲得了自覺性的刺激,進而使其在自主性的發揮下,積極地參與各項教學活動,提升學習能力。在新課改下,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參與主體,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引導學生在其自主性的發揮下,就教學內容,積極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從而使學生獲得個性的發展。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正好可以實現這一點,其可以將傳統的課堂變為學生自由交流的主要場所,將知識課堂轉變為問題解決課堂,進而循序漸進地轉變學生傳統的授受狀態。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首先需要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在以人為本該理念的指導下,對學生的發展給予充分的重視,如此才能在學生的發展目標的驅使下,以多樣的方式應用翻轉課堂模式,使學生在課堂的翻轉中獲得學習方式的轉變。
2.全盤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應用弊端在逐漸地顯現出來,翻轉課堂的出現,正是教育不斷發展的產物,其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在我國教育領域要想有效地應用翻轉課堂模式,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全盤的改變,以新的模式來展現新課改的魅力。而且,翻轉課堂的出現使得諸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內容發生了改變,這些新的改變并一定適用于我國。所以,我在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需要立足本國教育改革發展實際情況,立足現有的教育模式,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其中的每一個試點都進行檢測,以此在循序漸進的實踐探索中,總結經驗,提升翻轉課堂的應用價值。具體來說,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可以打破傳統教學中僵硬、不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教師的教學預期得到最大限度的突破,從而在師生協同發展的過程中,提升教育質量。因此,我們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需要把握時代發展要求,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積極打破傳統教育的舊體制,嘗試以多樣的教學手段,重新準確把握整合教育體系,立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對教育內容、教育方式等進行積極的變革,以此使學生在掌握學習主動權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自主性,進而在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下,有效學習。
3.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掌握著教學權利,在課堂中,往往按照教材中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抽象的理論知識,而學生則安靜地坐在座位上,埋頭記筆記,對知識內容死記硬背。無論是在課前,還是在課后,都沉浸在習題中無法自拔。在這樣被動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受題海戰術的影響,無法獲得有價值的知識內容,其學習能力也不盡如人意。而翻轉課堂的出現,則打破了傳統的師生關的限制,使得學生的學成為了主體。就我國當前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較為薄弱的,其不知道如何學,不知道學什么。在如此情況下,要想有效地應用翻轉課堂模式,我們首先要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狠下功夫,以此在使學生在一定的學習能力驅使下,能在課前自主學習新知內容,在課堂中,與小組成員、教師等積極互動,就問題進行討論,從而在掌握所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習能力。
4.實現教師個性化指導
學生受生活環境、教育經歷等影響,其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個性差異。在新課改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作為因材施教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教師的個性化指導,將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在教師的個性化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實現與學生的積極互動,在雙向交流的過程中,驅使學生發揮其自主合作認知能力,從而使其在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下,積極學習,掌握有價值的知識內容和學習方法,從而提升學習能力。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不僅轉變了傳統的教育形式,還轉變了傳統的教育內容,有效地轉變了學生傳統的學習習慣。因此,在應用翻轉課堂模式的時候,我們需要在以人為本該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尊重學生的發展需求,以其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將課堂翻轉過來,實現課堂實踐與學生的教學主題從溝通轉移到聯系上看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并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個性化的指導,進而實習生在因材施教的教育活動參與中,積極探尋符合自身需求的內容,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除此之外,翻轉課堂固然有其固有的模式,但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們在應用翻轉課堂模式的時候,需要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和學生的發展要求,對固有模式進行調整,在教育實踐中探索新的踐行路徑,從而真正地發揮翻轉課堂的應用。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立足網絡學習社區、數字化互動教材、網絡教室等實現課堂的翻轉。
總之,要想實現翻轉課堂的“本土化”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我們需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傳統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教師的個性化指導,以此在滿足教育發展需求的基礎上,使翻轉課堂模式落地生根,推動課程改革的發展,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鮮雨桐.基于“本土化”視角的初中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2]楊曉紅.西部農村學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土化的探索[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02):101-102.
[3]高建芳.論翻轉課堂模式本土化之路徑——以中美教育文化差異為視角[J].知與行,2016(08):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