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繼承紅色文化,促進學生發展,是時代賦予教育教學的使命。作者從幾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如何做好校園紅色文化的傳承工作:一是看紅色電影電視,鼓勵學生樂觀;二是讀紅色文章,滋潤兒童美好的心靈;三是唱紅色歌曲,激發師生的文化活力;四是對我國高校文化建設的貢獻。讓學生們保持樂觀,編輯紅色教科書,幫助學生提高識字能力。
【關鍵詞】:傳承 紅色 促進 學生發展
“全面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民族特色強省,增強文化意識,增強文化責任感,培育文化品牌,弘揚紅色革命傳統,用先進文化引領時代潮流,歌頌高素質勞動者。用人文精神激發斗爭的積極性。這是貴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2017年報告提出的今后五年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目前,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已通過貴州省驗收,各項硬件均已通過考核。如何充分利用現有硬件設施實現精細化管理,如何讓赤水獨特的紅色文化走進校園,促進學生的發展?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一、看紅色影視,激勵學生昂揚向上
學校是傳播文化的圣地。雖然文化不清、無法把握和觸摸,但它與我們息息相關。它總是影響和支配著我們的生活,并在我們的心中累積。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基于人的價值發展的實現,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為了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學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電視、多媒體等多種形式播放紅色電影。他們愿意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獻出自己的頭顱和鮮血,他們真的受過紅色精神的教育。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痛苦的經歷,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不容易的,從而珍惜生命,努力向上,笑對困難。
二、讀紅色文章,滋養孩子美好心靈
除了看紅色電影,我們學校還可以購買紅色書籍和雜志。現在每個學校都有圖書館。圖書館應該全天開放。每個學生每天都可以讀半個多小時的紅色小說、紅色文章、紅色詩歌勵志故事。在閱讀方面,我們還專門設計了赤水市中小學閱讀筆記本,使學生在閱讀的同時積累詞匯和句子,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唱紅色歌曲,迸發師生文化活力
在看紅電影和讀紅文章的同時,學校也可以開展紅文化教育活動,如朗讀紅詩和歌唱比賽,鼓勵師生學習紅文化的力量。充分利用“四渡赤水” 這塊牌子。在閱讀《紅歌》的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紅歌》的音樂課教學,如《解放區的天》、《南泥灣》、《黃河大合唱》、《九一八》等革命歌曲,使學生的情感在紅歌的旋律中升華,情感得到陶冶。我們大多數學校都有校歌,每天唱這樣的歌,學生自然會增加他們的力量。
四、編紅色教材,助力學生素養提升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年17號)對貫徹國家、地方和學校課程管理要求,明確指出,根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管理政策、課程規劃、課程標準等相關文件,應根據當地實際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的實施;地方課程的研究與開發,指導學校設計學校課程。加強課程對地區、學校、學生的適應性,形成課程的地域性、學校性,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服務。
作為紅色赤水,學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資源,挖掘當地文化,組織優秀教師編寫適合學生閱讀的紅水教材,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素質。通過以上的紅色教育活動,學生的思想得到凈化,思想道德素質得到提高,節儉、愛國、關心他人、熱愛勞動等革命性的思想將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為學生樹立堅實的思想基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遵義紅色文化融入教學的有效途徑
1.講授法與討論法相結合進行教學
對許多生來說,紅色文化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或是一些戰斗英雄,或是一個或幾個歷史遺址,或是一個或幾個革命旅游景點。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遵義紅色文化,更好地理解遵義紅色文化的歷史淵源、歷史進程和精神內涵,更好地將紅色文化融入教學,在學生心中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并在此基礎上獨立思考。
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教授遵義紅色文化,那么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將停留在感性知識的層面上,因此他們無法在更深層次上思考和探索紅色文化。正式教學后,教師可以利用課堂剩余時間,或安排特殊的課后時間,讓學生或小組討論教學內容,使學生提高自我意識和情感。
2.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輔助教學
遵義紅色文化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學生只有通過書面材料和教師的板書寫作來理解整個教學內容是非常困難的。這就要求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整合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各種材料,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學,以提高學習效率。
在運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教學內容時,應選擇“貨真價實”的歷史視聽資料,真實反映歷史真相,提高學生的紅色文化意識。如果老師選擇了“抗日戲劇”,它將不會真正反映當時的情況,而是會使學生討厭,起到不良的副作用。因此,做好篩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采用實踐法進行教學
遵義紅色文化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文化現象。要使學生從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就必須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通過體育觀察和學習,增強學生對遵義紅文化的理解,提高學生對遵義紅文化的理解。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參觀遵義會議現場。通過參觀紅軍烈士陵園,集體向烈士敬獻花圈,讓學生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幫助他們樹立科學正確的歷史唯物主義。
“扶貧先扶志”,在決定性的扶貧攻堅戰關鍵時期,為取得最終勝利,紅色文化走進校園,傳承紅色文化,促進學生發展尤為重要。實踐工作和對教職工的奉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標。培養人民的文化氣質,真正使學校成為傳播科學的殿堂,成為弘揚文化的圣地,成為弘揚人格的樂園,成為凈化靈魂的家園。
【參考文獻】:
【1】 張國芝. 論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培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9(11):124-128.
【2】 余維,李志國. 在傳承紅色文化中厚植青年學生愛國情懷[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33(06):77-84.
【3】莫利想. 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30(09):1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