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佩玲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以其廣泛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對學生思想品質以及培養健全人格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以核心素養為教學指導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與自主閱讀能力,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科核心素養出發,制定多樣化的教學策略,革新教學方式的同時,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質量,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與發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視,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已經不再局限于培養單一的讀寫能力,更多的是通過課程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語文學科綜合素養。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改革,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閱讀教學,提升教育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已經成為當前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本文立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從日常教學經驗出發,簡要分析了語文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旨在分享教學經驗,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樹立以生為本教學理念,打造趣味化閱讀教學氛圍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過程中與時俱進地革新教師教學理念,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意識對于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有著關鍵的影響作用。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設計課堂教學策略,以小學生學習特征為契機,打造趣味化閱讀課堂環境,提高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奠定學習基礎。具體來說,在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理念,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活動,以此提高閱讀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落花生》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在后院種花生的一系列事情和從中收獲的感悟。在閱讀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角色表演的形式,將文中的父親、母親、作者本人以及哥哥和姐姐五個人物進行分工,組織學生結合文章內容進行場景再現。在教學參與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參與學習的實時情況,然后再進行角色反串的表演,讓男同學扮演女性的角色,讓女同學扮演男性的角色,在結合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適當地自主改變臺詞,豐富表演內容。通過這種趣味性的閱讀學習過程,學生不僅可以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積極參與閱讀學習過程,同時可以在教師的點撥與引導下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表述的深層含義,在參與過程中內化為自己的品格意識,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與發展。
二、多元化閱讀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為了有效提升閱讀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質量,教師應當在教學大綱的要求下讓課堂教學形式多元化,突破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單一的授課方式,積極創新和構建多元化教學策略,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在現代化教學過程中受學科核心素養的影響,閱讀教學方法和理念逐步呈現出多樣的發展趨勢,各種小組合作學習、翻轉課堂、任務型教學等方式開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普及開來,這種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不僅促進了基礎教學工作的完善和創新,同時也為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提供了新的指導思想,多樣化課堂教學設計更加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對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在閱讀學習《驚弓之鳥》這篇寓言故事時,課文中包含了一個明顯的邏輯關系,由于大雁之前被射傷過,所以在聽到弦聲時由于習慣性害怕而從空中掉落下來。在學生閱讀學習時,教師就可以改變傳統直白式的講授方式,借助層次性問題的引導,組織學生根據教師拋出的閱讀問題深入閱讀和思考,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理清文中邏輯關系,提升閱讀學習的有效性。
三、提升閱讀體驗,豐富學生思想情感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接觸社會時間較短,學習經驗、情感體驗相對匱乏。在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完成基本的語文閱讀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應當積極地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閱讀材料中所蘊含的情感,正確把握作者的思想內涵,在參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豐富學生情感體驗,豐富思想情感。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就要教師充分發揮教學主導作用,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內容,并鼓勵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拉近與作者之間的距離,從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到的理解和情感認識。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閱讀情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以及問題導入式教學方法,提升學生情感體驗,在實踐中逐步豐富思想情感和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素質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與發展,不僅為語文閱讀教學帶來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式,同時也為教師的閱讀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除了完成基本的閱讀教學任務之外,同時還應當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的培養。只有讓學生真正養成愛好閱讀的習慣,才能使閱讀走進學生的生活,從而提升學生對文章和書籍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例如,在學習過《丑小鴨》這一篇文章后,教師不能簡單地讓學生了解丑小鴨的經歷,而應更多地引導學生從中得出道理。徒有其表沒有任何用處,心靈美才是真正的、永不老去的美。在學完這一章節時,學生會對童話故事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其推薦相應的童話書籍,如《格林童話》等。借助趣味性的閱讀內容,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長此以往,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
五、結語
以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從學生實際學習、從學科核心素養等角度出發,多元化設計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閱讀過程,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在閱讀文本的同時,實現思想品質以及情感體驗的提升,實現學生語文學科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莊雪晶.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分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9(1).
[2]鄒毓芳.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 西部素質教育,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