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燕
【摘要】 ?在高中階段,語文寫作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在語文考試中,作文的分數占的比重也比較大。而語文作文分數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素養。在新課改的背景要求下,學生的作文內容要求改變,在新的課改要求下學生需要用嫻熟的文筆去描繪生活,因此學生必須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才能夠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雖然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降低了學生對作文命題的理解難度,但是卻為學生提供較為形象、具體的知識要求。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利用好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本文將簡要的對生活化教學進行分析。
【關鍵詞】 ?新課改 高中語文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6-071-01
引言
在高中教育中,教師一直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的培養。對于語文素質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我國的文化精神。另外,在語文知識的積累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所掌握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因此,寫作是一個二次創作的過程,因此,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要鼓勵學生去對生活進行描繪。而且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其語文素養。
一、高中語文生活寫作的必要性
(一)高中語文寫作生活化所面臨的問題
高中學生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寫作上進行“套路化”練習,因此大部分學生的作文內容,不僅是千篇一律,而且呈現著假大空的現象。寫作的本質是表達自身的真實情感,但是高中作文,卻都是用些華麗詞句來進行虛情假意的描繪。有些時候,學生甚至會創造一些不存在的例子來彰顯自己文章。而這樣做的后果不僅使文章顯得乏味,還不能引起閱讀者的共鳴。而深究其中的原因,基本上是因為學生的生活經歷太少,總是進行天真浪漫的想象。但是,不論是那種藝術的表現,都取材于生活。所以,寫作如果脫離的生活,文章的內容便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只有讓學生在寫作中表達出內心的感受,作文才會充滿魅力。因此現代的教育,需要生活化教學,需要學生去感受生活,只有這樣,學生的作文才會具有味道。
(二)高中語文寫作生活化的目的
大部分經過高中語文作文訓練的學生,文字功底都很扎實,很多學生下筆,便能夠運用華麗的詞句進行寫作。然而,雖然學生在文章的遣詞造句上很是優美,但是,卻缺乏對文章內涵的要求。一篇好的文章具有靈魂,而且經得起推敲,因此只有真實表達自身的情感,才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
而且在寫作過程中,作者有想去表達的興趣是寫作的關鍵。有些學生看見作文就頭痛,一篇幾百字的文章,在某些學生的眼里常常成為一個大困難。而產生這樣的原因,是因為學生寫作的命題作文與學生的生活沒有太大的聯系,因此學生會有無從下筆的感覺。逐漸的,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也會轉變,漸漸的便會缺乏對寫作的興趣。因此,生活化的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將寫作的水平進行提高。
二、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的具體措施
(一)生活化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更改,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的課堂環境。但是要具體的為學生提供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教師還應付出實際的行動。
首先,教學的第一個地點,便是課堂,如果教師能夠充分的利用課堂環境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思維進行學習。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上,經常見的現像是,教師自己在講臺上進行“演講”,而學生卻死氣沉沉的聽教師的“口若懸河”。因為學生感到課堂的枯燥,所以學生學習也沒有積極性。如果,教師在開講時,導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調動起學生的興趣。那么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便會增加。
(二)改變寫作的視角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的思維首先要進行改變。因為傳統的教育觀念,是為了謀求高分來吸引考官的注意,而這種功力的觀念,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很不利。如果忽略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使學生不能夠面對不同類型的話題進行寫作。那么當考官對千篇一律的文章感到厭煩時,這樣套路化的文章,便得不到高分。因此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并要求去進行不同的思考,讓其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可用素材。生活化的教學,能夠讓老師在文章中,感受到學生的情感。這也是文章的魅力所在,也是教育的終極意義。
然而,雖然教師的教學思維,要隨著新課改的要求進行改變,但是具體的應用者還是學生,因此只有學生將寫作觀念進行徹底的改變,才能真正的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
學生要想使文章內容生活化,需要和教師共同奮斗。而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對生活進行留心觀察,從而在真正的寫作中能夠利用起這些素材進行寫作。
(三)個性化寫作及評價方式
學生在進行生活化的寫作時,不僅要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還要選擇適宜的表達方式,運用自身特點的語言風格來進行寫作。
而且在日常的習作中,教師對學生的習作評改應該開放的。教師盡量讓學生改評自己的文章,使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審視的過程,從而不斷的進行思考,使自己的文章不斷的趨向于成熟。而教師要在學生審視自己的過程做好引導作用。從而使學生的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結束語
語文寫作概念的轉變,不是某個人單方面能轉變的,它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共同的努力。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多進行文學書籍的閱讀做好社會經驗的積累,從而努力的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很關鍵。而且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對生活化教學進行有效的利用,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其寫作水平。從而在學生學習上的難度得到降低時,培養起來學生學習的興趣。
[ 參 ?考 ?文 ?獻 ]
[1]陸巧娟.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生活化研究[D].蘇州大學,2011.
[2]師曉夢.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4):00158-00158.
[3]白金松.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
[4]李英.高中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研究[D].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