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想要獲得長遠穩定發展,必須切實做好內部控制工作,提升對于風險的防控能力。但是從實際情況分析,新經濟形勢帶來了企業內部控制的變化,也使得其在內部控制中面臨著一些新問題。本文從新經濟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的難點出發,就如何強化企業內部控制提出了幾點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經濟條件;企業;內部控制;難點;應對策略
一、前言
內部控制主要是強調將企業內部管理作為主體,通過有效的內部調控措施來保證資金安全,規避經營風險,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在企業內部建立起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防止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在企業中,內部控制是一種管理制度,也是一種管理規范,能夠幫助企業做好風險防范,確保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實現穩步發展。
二、新經濟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難點
新經濟條件下,經濟全球化趨勢越發明顯,知識經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網絡化和知識化特征的不斷深化,使得企業內部經營的范圍和方式產生了很大變化,企業的發展呈現出了一些新的基本特征。首先,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新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需要在高度信息化的環境下進行,開始進入到數字化發展時期,想要實現自身的穩定發展必須切實做好數字化管理,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來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益。其次,契約性聯盟越發凸顯。虛擬經濟發展時期,越來越多的虛擬化企業得以產生,其本身是一種基于網絡的臨時性組織,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由眾多企業聯合而成的聯盟組織,能夠將不同企業在自身領域中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產品和服務,而契約及信用是維系這種全新組織形式的重要基礎。最后,管理模式全面變更。工業經濟時代形成的企業管理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經濟條件的發展要求,原本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開始被扁平化組織結構所取代,集權化管理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企業管理更加強調民主化,同時企業中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以及內部控制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需要做好重新定位。
面對新的企業發展特征,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也需要面對著許多難點。一是內控范圍增大。與傳統內部控制相比,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內控更加關注內部管理工作,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了資源的高度共享,也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的范圍大大增加,不能單純將其定位在企業內部,還應該借助互聯網來實現內部控制的宏觀化。二是內控方式變化。傳統企業內部控制主要采用的是高層控制低層的方式,而在新經濟條件下,信息的傳播速度不斷加快,部分重要信息在企業基層中被分散開來,想要做好內部控制,要求企業必須構建相應的控制小組,逐步對控制方式進行優化。三是組織結構變化。以往內部控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結構,而在新經濟條件下,內部控制的組織結構開始逐漸轉變為網絡化和平民化結構,更加強調團隊意識,內控的層次有所減少,不過責任的劃分也更加明確,內部控制的透明度提高,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
三、新經濟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強化策略
(一)強化內部控制意識
必須明確,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實施對于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要求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參與,因此無論是企業領導還是基層員工,都必須提升自身的內部控制意識,主動學習內部控制相關的知識,掌握內部控制方法,強化對于內部控制工作的參與積極性,確保其能夠得到有效落實。管理層應該及時對自身的觀念進行更新,提高內控意識,在糾正自身錯誤理念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管理能力。企業內部各部門需要從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著手,對內控制度進行完善,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良好保障。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從企業角度看,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制定財務內控制度,確保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在實際操作中,一是應該完善財務管理控制制度,對于企業的各種財產物資,無論其獲取渠道如何,都需要對驗收、入庫和調撥的相關手續進行完善,做好定期盤點,保證賬實相符。二是應該完善授權審批制度,對涉及財務會計工作的授權審批范圍、流程以及責任等進行明確,確保各部門管理人員都能夠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自身職權,承擔相關責任。三是應該推動不同崗位的相互分離,對預算控制等機制進行構建和優化。在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制定和完善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著眼,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針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隱患,做好預防控制。四是應該對激勵機制和獎懲機制進行完善,以此來調動全體員工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針對一些能夠自覺約束自身行為,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員工,企業應該給予一定獎勵,而對于不能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甚至惡意違反制度規定的員工,則需要進行懲處,配合相應的績效工資制度,提升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健全信息溝通機制
完善健全信息溝通機制是確保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順利實施的關鍵,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企業需要從自身的發展情況出發,構建橫向信息溝通體系,從制度層面,確定好橫向信息溝通的方式和渠道,以此來幫助自身做好信息的識別和收集工作,保證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同時,應該積極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將其應用到內部控制工作中,確保內部控制的要求和措施能夠包含在信息化系統中,通過信息系統來保證內部控制的效果,實現對于各類風險的有效規避。
(四)構建風險評估機制
企業應該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合理利用,做好相應的數據處理中心以及網絡平臺建設,對內部各職能部門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督和管控,確保內部風險控制目標的實現。立足新的發展環境,企業應該重視網上支付平臺、網絡交易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積極引入技術型風險防控人才,對投資決策和資金管理進行重點監督控制。在開展全面風險評估的過程中,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盡可能將內部控制的目標風險降到最低,如果條件允許,企業還可以聘請專業的風險評估機構來對自身經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另外,企業應該樹立起內部控制風險意識,強化內部控制工作,對內控評估機制進行完善,設置專門的評估機構,實現對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的全方位風險評估,配合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和風險轉移機制,規避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五)加大內部監督力度
內部監督是內部控制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應該從自身的經營發展需求著眼,加大內部控制的監督執行力度,設置專業的內部審計監督部門,賦予其較高的權威性和獨立性,以此來保證內部審計系統的信息化效率,確保內部審計監督的作用能夠切實發揮出來,避免出現徇私舞弊的情況。企業應該重視對于先進內部審計方法的應用,借助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使得計算機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先進技術都能夠在內部審計中得到有效應用,推動內部審計手段的現代化。同時,應該做好經營風險的管控,以風險控制為核心,做好管理審計工作,在企業內部營造出“大審計”的環境和氛圍,借以提升審計的預見性。另外,在開展內部控制審計的過程中,企業如邀請中介機構進行審計,則必須嚴格遵循內部控制制度的獨立性要求,避免出現短期行為,在這個過程中,中介機構應該重視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人才的培養,幫助企業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對企業在內部控制和財務報告內的重大缺陷進行準確披露,為管理層提供可靠參考的依據。
(六)創建企業內控文化
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經濟條件,企業需要對自身的內部控制文化進行優化和完善,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內部員工,確保其能夠樹立起良好的內部控制意識,這也是內部控制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基礎。在實踐中,一是應該完善內部控制環境。企業內部控制會同時受到人為因素和內控環境的影響,因此,需要在重視人員能力及素質提升的同時,做好相應的環境建設,規范行為準則和道德標準,實現“軟控制”。新經濟條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人本主義作為內部控制機制構架的重要信條,要求管理人員應該重視人才的選擇和培養。二是應該營造健康內控文化氛圍。健康的內控文化能夠幫助企業員工樹立其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企業凝聚力,為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保障。以職業道德規范為例,其不僅與企業內部控制密切相關.更是員工的所應該具備的職業心理,企業應該從不同崗位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有效的內控職業道德規范,通過適當方式來對健康的企業內控文化進行強化。三是應該完善內控人事制度文化。企業全體員工都應該屬于內部控制人員,作為企業發展中的核心資源,員工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顯而易見。新經濟條件下,企業內控人事制度文化表現出了幾個顯著特征,如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加盟、對在崗員工的再培訓、科學晉升制度的構建等。企業必須立足自身發展情況,創建能夠與新經濟條件相適應的內控人事制度文化,激勵員工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養,將員工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為員工提供明確的晉升渠道,這樣能夠有效減少人事制度缺失引發的內部控制問題。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經濟條件下,企業面臨著新的發展環境,內部控制工作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也暴露出一些缺陷和問題,需要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保證其作用和價值的充分發揮。在實際操作中,企業應該強化內部控制意識,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信息溝通機制,構建風險評估機制,加大內部監督力度,避免潛在風險的出現,保證信息的高效傳輸,以此來將內部控制和內部監督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樺.物流倉儲企業內控建設的重難點[J].中外企業家,2018,(24):34-35.
[2]劉艷.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難點和解決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15):36-37.
[3]賀艷.企業內控建設的難點探究[J].會計師,2016,(20):50-51.
[4]唐永紅.茶葉企業的內控管理機制分析及措施[J].福建茶葉,2016,38(01):67-68.
[5]平焱.基于內控評價報告的外貿企業集團內控難點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3,(11):57-58.
作者簡介:
劉儉,中石化江鉆石油機械有限公司,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