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文 趙梓鈞 徐本華
摘 要:大數據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引起了國內旅游行業的普遍關注。很多旅游企業、管理部門、研究機構也開始關注大數據,并加以研究和應用。智慧旅游建設不但成為了我國旅游信息化的重點,理論研究方面也成為了前沿問題。但目前旅游行業對“大數據”的了解還僅停留在認識階段,僅有的應用也是在在線旅游企業。如何挖掘、利用大數據,解決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這是當前旅游行業必須面對的首要現實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旅游業展開分析研究,并提出應對措施,有著典型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關鍵詞:大數據;智慧旅游;發展現狀
一、大數據理論及其技術應用
大數據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是繼云計算之后的又一個科技熱點。Big?date——大數據,又稱巨量資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資料量規模巨大到無法透過目前主流軟件工具,在合理時間內實現采集,管理,處理,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決策的信息。
大數據的大是一個相對概念,不是泛指的數量巨大。大數據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①數據量大;②數據種類繁多,數據來源眾多,如:網絡日志、社會網絡、醫療記錄、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③價值密度低。例如一段十幾分鐘的視頻,可能有用的數據僅是一兩秒;④處理速度快,能滿足大量或實時數據分析處理的需求。
二、大數據技術應用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大數據正在產生巨大的能量。大數據與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相結合,將日益深刻地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目前,大數據在宏觀經濟、農業、醫療保健、金融交易、安全和執法、人力資源、企業商業智能、公共服務和市場營銷、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應用,而大數據在旅游行業中的應用更甚。2011年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表示,中國將爭取用10年左右時間,基本把旅游業發展成為高信息含量、知識密集的現代服務業,使旅游企業經營活動全面信息化。當然隨著更多的數據和更廣泛的應用,以后大數據一定還將涉及其它更多的領域。
三、智慧旅游起源
智慧旅游來從“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中衍生而來。IBM(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在2008年率先推出了“智慧地球”的商業計劃。它的核心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提高交互的明確性、效率、靈活性和響應速度為目的,用一種更智慧的方式來改變政府、社會與個人的相互交流。智慧旅游產生于智慧城市,立足于智慧城市,它是智慧城市在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兩大領域的推廣,是數字旅游發展的高級階段。
智慧旅游,也被稱為智能旅游。是借助便攜的上網設備,使用互聯網,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自主收集發布旅游方面的資源、經濟、活動以及旅游者的信息,讓人們實時了解這些信息,以便合理安排、調整工作和旅游計劃,智能感知并快速使用各種旅游信息。它是深度整合了信息技術與旅游業的產物。簡而言之,智慧旅游即游客與網絡及時互動,游程安排進去智能化時代。智慧旅游體系包括技術層、應用層、產業層和關聯層。
智慧旅游是一種以游客為中心,通過使用信息技術,以一體化的信息管理為支撐,著重關注游客旅游體驗,通過創新推動行業發展,科學規劃簡單粗放的傳統旅游管理方式。它真正展示了現代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實時化、低碳化、多元化、人性化、生活化及國際化。
數據如血液,它流動與信息網絡之間,與旅游相關的餐飲、住宿、景區、交通、娛樂等數據都將成為游客與政府決策的依據;網絡系統如血管,智慧旅游所需要的海量的數據都將通過這張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傳導交流;智能計算處理系統如大腦,它將處理各種各樣的信息數據,發出各種指揮指令;核心數據中心如心臟,成為支撐智慧旅游的重要基石。
智慧旅游是對傳統的旅游行業的管理體制改革。它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ICT,以提升服務、滿足游客需求、改善游客旅游體驗、創新模式管理、優化利用旅游資源為目標,力圖提供高品質、高滿意度的服務,來提高旅游產業的競爭力。
四、大數據對智慧旅游的影響
當今時代是大數據高度發展的時代,擁有了有效的數據就擁有了競爭優勢,在互聯網、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沖擊下,傳統旅行模式經營發生了巨大變化。大數據通過使用新興技術和網絡工具,使旅游業的信息采集、處理更為高效與人性化。基于大數據的智慧旅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工作方式,基于對游客信息的了解為其提供服務,性價比更高。
智慧旅游平臺數據為精準營銷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通過分析這些數據,企業可以準確了解城市旅游的客源在哪、哪些產品更吸引游客。和傳統統計客流量的方式作對比,構建基于大數據的智慧旅游平臺,促使了現代信息搜索引擎的使用,企業可以通過分析有關旅游地區、文化關鍵詞的搜索頻次來預測游客量。這樣,旅游管理部門就可以為游客提供多選的旅游方案及應急策略,根據預測更好地進行客流疏導和調控,避免發生2013年國慶黃金周九寨溝游客大量滯留等類似事件。
當然,大數據對旅游行業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既為旅游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又使其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旅行社面臨著海量數據帶來的信息沖擊,另一方面,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為旅游經營模式轉型升級提供了成熟的技術支持條件。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傳統的旅行方式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這也決定了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傳統旅行方式能否占得上風。
參考文獻:
[1]張凌云.智慧旅游:個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務時代的來臨[J].旅游學刊,2012,02:3-5.
[2]張凌云,黎巎,劉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J].旅游學刊,2012,05:66-73.
[3]鄧賢峰,張曉海.南京市“智慧旅游”總體架構研究[J].旅游論壇,2012,05:72-76.
[4]李云鵬,胡中州,黃超,段莉瓊.旅游信息服務視閾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討[J].旅游學刊,2014,05:106-115.
[5]管倩.智慧旅游提升旅游體驗途徑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3.
[6]雷福平.基于西藏發展智慧旅游的政府行為研究[D].西藏大學,2014.
[7]劉愛麗.景區智慧旅游體系構建研究[D].華僑大學,2013.
[8]黃超,李云鵬.“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體系研究[A].北京聯合大學(Beijing?Union?University).2011《旅游學刊》中國旅游研究年會會議論文集[C].北京聯合大學(Beijing?Union?University):,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