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茜
摘要:《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總體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強弱取決于詞匯的積累量,詞匯量積累的多,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由此可見,在初中教學階段英語教師進行詞匯教學的重要性,進行詞匯教學是幫助學生學好英語的基礎。但是,傳統的詞匯教學存在一些問題,英語教師只注重給學生進行詞匯的講解,把中心放在自己身上,導致課堂變得無聊、單一,從而使中學生沒有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因此,對于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常見問題的改善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常見問題;對策探究
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無論是現在的升學考試,還是以后的工作就業,英語都是必不可缺的一門科目。其中,英語詞匯是學習英語的敲門磚,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基礎。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就需要英語教師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量,同時要完善英語詞匯教學,改進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下文本人針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常見問題及對策探究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1 堅持音、形、義相結合,構建特色詞匯課堂
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英語教學內容的越來越深,需要積累的詞匯量也越來越多。這導致中學生越來越感覺到詞匯的記憶已成為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再加上英語教師詞匯教學的單一,使學生逐漸對英語沒有興趣,最后導致學生的英語成績差。眾所周知,音、形、義是構成一個單詞的三個要素。音,是讀音,是詞的語音形式。如果英語教師在講解英語單詞時,把音、形、義三者合一融入到英語單詞講解時,可以改變課堂的單一性,有利于調動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構建特色的詞匯課堂。同時,還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全面地記憶單詞。
例如,英語教師讓講解“come”這個單詞時,要對于它的音、形、義都進行解釋:“come ”詞義是“來”,是動詞。然后教師帶領學生讀它的音標,進行讀音教學。還讓學生通過其相關的詞組或短語come in/into/out/on等的學習幫助記憶。其語法形式可有come 、comes 、came 、coming 、to come 等。在詞匯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對于重點的單詞音、形、義相結合,來構建特色詞匯課堂,增強學生記憶單詞能力,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詞匯量。
2 將思維導圖和英語詞匯恰當融合,來提高學生詞匯量
在英語單詞的記憶過程中,很多中學生記憶能力低,背誦單詞效果差,積累的詞匯量少,從而導致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差。英語教師可以以詞根為依據,建立英語單詞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改善記單詞的能力,擴大詞匯量。同時,教師應該利用思維導圖將同一漢譯的不同單詞進行總結,幫助學生記憶更多單詞。在運用時,中學生才可以合理的作用單詞,增加單詞的準確性,從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因此,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時要將思維導圖和英語詞匯恰當融合。
例如,在每個學期結尾時,英語教師要將這學期的詞匯進行分類匯總,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單詞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和整體的匯總。在進行英語詞匯教學時,英語教師將同一個漢譯的單詞進行匯總。拿“堅持”這個英文舉例,它最常見的英文單詞是“insist”,它還可以用“stick”單詞來表示。通過用思維導圖整理單詞,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使中學生可以合理的運用單詞,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這樣做,英語教師將思維導圖和英語詞匯恰當融合,幫助學生合理的記憶單詞,從而提高學生詞匯量。
3 采用合理的訓練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中學生對于單詞的積累,主要取決于中學生自我進行背誦的過程。因此,英語教師應該采用合理的訓練手段,讓中學生進行有效地單詞記憶,培養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做,有利于讓中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提高,還有利于使中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模式,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了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英語教師要對一個新單元進行講解時,英語教師要求學生課下把書中的新單詞用字典都先查出來,讓中學生對于新單詞有個大概的了解。當課堂中把單元單詞講解完之后,英語教師讓學生在早讀的時候進行單詞的背誦。在中學生背誦的時候,英語教師教給學生一些背誦單詞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策略。下節課課堂前,英語教師對于學生背誦的單詞進行默寫。然后,讓學生做與本單元有關的閱讀理解題,讓學生在閱讀中對于單詞再次進行鞏固記憶。
結語:英語教師幫助學生提高詞匯量的積累極為重要。英語教師要就目前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現狀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并共同討論提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課堂質量的策略,來改進和完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質量。英語教師也要豐富課堂的教學模式,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進行詞匯學習。久而久之,學生的詞匯量就會逐漸積累起來,為了中學生的下個階段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
參考文獻:
[1] Allen V F.詞匯教學技巧[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 戴曼純.論第二語言詞匯習得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02).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北京路一號包河大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