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如 熊曉平
摘要:本文從職校生的現狀分析出發,分析職校生職業素質的缺失;從研究的現狀得出中職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重要性,進而從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培養與養成的角度進行論述,歸納出職業素質養成教育應貫穿到教學管理中的各個環節。
關鍵詞:職校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
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方案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教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社會吸引力不斷增強,具備了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諸多有利條件和良好工作基礎,其中,提到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優化教育結構,把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因此,職校教育的重要性尤為可見,而要想發展好職校教育,必須把握職校學生的教育,而職校學生的教育重在學生素質的培養,特別是職業素養的培養。
1 職校生的現狀分析
職校學生往往一畢業就走向工作崗位,他們缺乏對人生職業的定位,再加上他們年齡尚小,缺乏良好的判斷能力,容易受周圍的環境影響,從而導致他們茫然不知所措。對于職校生,他們是普通高中遴選后遺留的那部分學生,在學習基礎、能力本位方面都有所欠缺,從我這么多年從事職業教育的經驗來看,職校生往往不被大家所認可,在大眾心理職校生是一些不讀書、不聽話,甚至有不良嗜好的學生。在現實的教學中,職校生確實比普高的學生難教,跟職校生打交道,要會斗智斗勇,要會靈機應變,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谝陨蠈β毿I鞣矫鎲栴}的描述,職校生的教育不容忽視,職校生素質的培養更是我們現在職業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們應該抓住職業教育改革的大好時機,密切關注他們的動態,將他們培養成國家所需要的專技人才。
俗話說的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并非全部是職業學校的責任,而應該追根溯源從基礎教育抓起,中小學教育是學生受教育鏈條的前端,他們長大后的素質、能力表現如何,與其初期的受教育水平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轉變教育理念,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加強人文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輸送優秀的后備人才。職業教育的改革迎來了春天,我們應該抓住這大好的機遇,把握好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切實抓好職業學生的教育,重視職校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改變觀念,讓我市職業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2 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研究現狀
查閱了文獻和參考資料,文獻中對于高職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研究比較多,而對于中職生來說卻提及的比較少。比如,王民權和梅曉研在《職業素質養成教育中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一文中,提到要把企業文化引入課堂,把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培養有機融入專業核心課程中,為企業培養素質與技能并舉的高素質人才。魯葵蓉通過對《高職學生職業道德與素質養成教育改革》提到高職學生職業道德與素質養成教育改革應圍繞整合資源、優化課程體系以及提煉特色三個方面展開。從文獻的分析角度來看,對于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研究主要關注于高職生或大學生的,而對中職生的關注度遠遠比高職少,對于教育的難度來說,中職生是最難教育的和感化的,因為針對中職生的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3 職校生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培養
職業素養是指員工在工作中必須遵守的工作規范和要求。職業素養能夠從某種方式反映出員工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
職校生職業素養的教育通常采用的是課堂教育,因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渠道,是教師的主陣地。殊不知課堂教育更多的是灌輸專業知識,通常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然后學生通過相關的專業證書考試,獲得專業證書,而學生并沒掌握真正的技能,缺乏真正的實操本領,更談不上什么職業素養。本課題所探討的不僅是學生專業素養的養成,更多的是學生的人文素養,職業素養包括的是一個多方面的內容,比如工作場所內職業素養水平較高的員工更具有敬業精神,責任心強,執行能力強的特點。所以說,職校生職業素養是全方位的素養,是對學生全方位的進行培養。
4 職校生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養成
職校生在素質養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教育觀念傳統陳舊、課程體系設置不夠完善、教學形式及內容比較單一、教師隊伍能力欠缺、考核評價體系不合理,從而導致了在培養過程中出現偏差,無法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因此在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從學校的角度出發,制定全盤的對策,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首先,加強職校的德育工作,抓好輔導員的隊伍建設;加強日常教學的管理,特別是學生思政工作、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從思想和行為習慣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采用準軍事化的管理,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養成;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開展豐富多彩、行動導向目標明確的活動來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
其次,從課堂著手,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到課程的開設,再到課堂的具體實施,將職業素養貫穿在各個環節中。比如, 在專業課程中注入企業文化,在核心課程的教學設計上注重校企合作,引入企業文化;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引入典型性的項目進行教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將職業素養貫穿整個課堂,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最后,凈化職校校園周邊環境,還學生一個干凈、祥和、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從校內到校外,校園周邊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綜上所述,職校生是各級各類學生中最難以管教的學生,他們中絕大部分生活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或多或少對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個人存長中存在有瑕疵,不能正確的分辨是非,卻是一味的模仿,無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也就導致職業素質有缺失。而職業素質的養成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職和大學生,對職校生的職業素養養成重視程度不夠,結合職校生的現狀分析,我們應該加強對職校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王民權,梅曉妍.職業素質養成教育中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0(02).
[2] 魯葵蓉.高職學生職業道德與素質養成教育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5(31).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常德市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職校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問題的研究”(編號:CSP19YZ45)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