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堯 向言東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氣象行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也在不斷的加快,各級地市對氣象服務水平也有了更好的要求,公共氣象服務作為氣象部門的工作重點,其發展的程度直接反應了我國氣象的整體服務水平,所以本文就如何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水平入手,提出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詞:公共氣象服務;服務水平;提升;策略
公共氣象服務是指氣象部門使用各種公共資源或公共權力,向政府決策部門、社會公眾、生產部門提供氣象信息和技術的過程。是氣象數據收集,分析,整合的最終輸出結果,其服務水平的高低反映了我國當前的真是氣象水平,就目前來看,我國對公共氣象服務的重視程度不斷的提升,使我國公共氣象服務的整體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由于公共氣象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信息傳播不及時等問題導致我國公共氣象服務的服務水平還存在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本文首先對當前我國公共氣象服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希望能為我國公共氣象服務的發展做出貢獻。
1 我國公共氣象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專業性技術人才,公共氣象服務對于職業素養偏低
就目前來看,我國公共氣象服務部門的技術人員一般都是具有很長工作年限的老氣象人員,新進氣象服務技術人員較少,導致對氣象服務的創新性上大大欠缺,服務的技術水平還在停留在原始的氣象服務中,再者就是氣象服務部門的整體工作氛圍比較寬松,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較低,導致公共氣象服務人員很難在工作中做到自我約束,表現為工作認真程度不夠,互相推諉情況嚴重,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倒找事故責任人,折現問題都嚴重阻礙著我國公共氣象服務水平的提升。
1.2氣象信息傳播不及時,傳播途徑局限
公共氣象服務部門傳播公共氣象服務信息時,一般是借用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如短信、廣播、電視等方式,這些信息傳播方式受限因素較多,不能很好的達到及時傳播的目的,影響了氣象服務的針對性措施的采取。作為公共氣象服務部門的農業服務對象來說,農村群眾的文化水平有限,日常精力主要放于農作物生產種植方面。而若是氣象服務信息不能得到及時傳送,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網絡廣播無法涉及到的偏遠地區,氣象災害一旦發生,相關部門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有效的氣象災害應急救援機制,其產生的嚴重后果將難以想象,造成的損失也將難以估計。
1.3氣象數據單向性傳播,無法適應生產需求
目前,大多數的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對于氣象工作的認識尚有所欠缺,他們從思想上認為氣象服務工作的重點在于傳播氣象數據。事實上,在實際工作中,向人民群眾傳播氣象數據也成為了氣象部門工作的主要內容。這種單向性的氣象數據傳播,簡化了氣象部門工作人員的辦事流程,卻無法對群眾給予準確的氣象指導,也缺乏行之有效的災害預防對策。另一方面,氣象數據本身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普通民眾收到氣象信息后無法準確理解數據信息,氣象服務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效果。對于基層氣象部門來說,其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農村居民,因此,在公共氣象服務的推送內容上,現有的氣象數據也無法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使得公共氣象服務本身失去了其實用效應。
2 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水平的措施
2.1定期開展培訓,建設專業人才隊伍
針對公共氣象服務部門專業人才隊伍匱乏,工作人員職業素養較低的情況,相關氣象管理部門應提高重視,定期召集基層氣象部門的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學習,向他們傳授最新的氣象觀測技術和方式,提升基層氣象部門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還可組織公共氣象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到專門的氣象學校進行長期或者短期的氣象學習,為公共氣象服務隊伍的專業知識的灌輸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而且,從公共氣象服務部門工作人員本身來說,在日常氣象服務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刻意培養自身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以高度的激情對待氣象工作,從思想上端正工作態度,意識到基層氣象服務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確保達到基層氣象數據的傳播目的。
2.2多種宣傳方式結合,擴大信息傳播范圍
公共氣象服務要充分切合基層的實際情況,保證氣象服務能切實達到服務目的,為民眾日常生產生活提供實質性幫助。所以,在日常氣象數據傳播之前,公共氣象部門可組織相關人員對服務對象的日常工作開展調研,收集群眾對于公共氣象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的提供解決方案,切實的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提供幫助。比如,借助農村的村社廣播、發動村民小組的傳播力量,聯合使用電話、微信、短信等傳統方式,共同發力,力保達到公共氣象服務的效果和目的。
2.3開展基層調研,制定科學有效的氣象服務方案
在選擇公共氣象服務的內容和服務方式時也應充分考慮基層民眾的需求,選擇適合基層民眾的服務方式。所以,要想達到公共氣象服務的目的,可借助于之前開展的基層調研結果,制定科學有效的氣象服務方案,合理決策,結合氣象數據信息為民眾的農業生產提供指導性建議和意見,充分發揮公共氣象服務部門的作用。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共氣象服務的服務水平想要得到極大的提升,必須要對服務人員的職業素養進行提升,不斷的組織公共氣象服務人員進行業務知識培訓,并且對氣象服務的宣傳范圍進行不斷的擴大,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的傳播途徑,還要深入基層,展開服務調研,了解群眾需求,從而有針對性的提供氣象服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切實的提高我國公共氣象服務的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席寶,席燕霞.新形勢下發展基層公共氣象服務的思考[J].南方農機,2019,50(06):239.
[2]劉揚.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能力的實踐與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9,39(02):144-145.
[3]王鵬,楊春嬌.建立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體系 保障農村地區生命財產安全[J].吉林農業,2018(16):95.
[4]鄭云漢.基層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7(01):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