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鈺 錢英楠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移動傳播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移動傳播需要借助一定的網絡化載體,而在眾多載體中,伴隨著聊天軟件——微信的日益普及及迅速發展,與其相關的微信公眾號成為眾多媒體進行信息傳遞的主要選擇。如何使自己的公眾號脫穎而出,是相關管理者需要理性思考的重要問題。文章將以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為例,淺談微信公眾號的編輯與運營。
【關鍵詞】植物;微信公眾號;編輯;運營
【中圖分類號】G2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6-0126-02
1 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的發展現狀
隨著生態可持續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大部分人已不再局限于滿足基本生活條件的需求,而對綠色環境的需求與日俱增,這使得植物栽培日漸發展成為一種潮流。與之伴隨而來的是植物相關媒體的發展。
微信公眾號作為一種常見且便利的移動信息載體,成為眾多媒體進行信息傳遞的主要選擇。但就現狀而言,鮮見高品質的植物類微信公眾號,植物類微信公眾號普遍面臨著同質化嚴重、話題缺乏、流量少等發展難題。
2 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的發展建議
2.1 滿足受眾需求
(1)優化用戶體驗。用戶體驗是指用戶在使用一種產品時所產生的心理感受。微信公眾號作為一種公共性虛擬產品,用戶體驗的優化主要考慮對用戶心理需求的滿足、為用戶創造良好的思維及情感體驗。
(2)明確受眾類型。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區別于其他類型微信公眾號的主要特點在于其微信推送內容通常以植物為主,微信受眾僅限于植物愛好者及相關從業人員。因此,要明確其推送內容應以植物為主,同時要充分意識到微信公眾號的良性發展依賴于對上述兩大主要受眾群體基本閱讀要求的滿足。
(3)針對性推送。由于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受眾限制,其推送內容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大眾傳播,所推送的內容應具有針對性,屬于分眾傳播的范疇。
為了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用戶體驗要求,公眾號管理人員應該充分利用后臺管理系統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對官方統計數據中所獲得的具價值的信息進行整合,再根據受眾的信息及數據的實時變動狀況,為后續服務及推送提供調整建議,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的閱讀需求。
2.2 推送內容要求
(1)推文結構及表達。對于植物相關的微信公眾平臺而言,植物科普是重要內容,尤其對于植物初學者來說,合適的圖像內容有助于增加其對文章的閱讀興趣及理解,因此圖文并茂的表達方式成為眾多植物類別公眾號處理文章的慣用手法。
從發展現狀看,絕大部分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雖然能夠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為用戶提供視覺享受及精神愉悅,但當其都采用類似方式進行推送時,隨之帶來的是推送內容形式的同質化。從某種程度上,內容形式的同質化將增加閱讀者閱讀疲勞的風險,導致公眾號缺乏特色,無法脫穎而出。此外,也有相關調查報告表明,同質化的推文形式會使用戶在閱讀時產生不滿情緒,從而影響公眾號本身及其文章的關注度與閱讀量。因此,一些具有創新性的植物微信公眾號在運用圖文信息的基礎上,還采用多媒體表達方式,巧妙地運用語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豐富用戶的感官體驗,這種獨特的推送方式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積極反饋。
(2)內容編輯及發布時間。微信區別于微博、知乎等其他類型信息傳遞媒體,其僅針對訂閱用戶進行推送,雖然提高了信息閱讀率,但在公眾號折疊、個人公眾號關注量增多及閱讀時間有限等因素的影響下,部分推送內容可能并不能被用戶點擊閱讀。因此,推送標題的一針見血,以及對推送內部信息量的控制和推送時間的把握,對提高閱讀量尤為重要。
在推文標題設置方面,必須使用生動、簡潔、形象且概括性強的標題,這樣的標題能幫助用戶對文章進行快速定位與興趣比對,快速確定推文是否為己所需;在信息量控制方面,據相關調查顯示,當字數大于2 000字符時,閱讀跳轉率將明顯增加,因此文章內容不宜過長,應生動、形象且簡明扼要地進行信息的處理與傳達;在推送時間安排方面,可采用“見縫插針”對策,對主要用戶群體的作息時間進行推測,主要選擇在其休息空閑時間進行文章的推送(如午餐時間、睡前半小時)。
2.3 后臺互動處理
微信相較于廣場類社交媒體而言,其互動過程及途徑具較強的私密性,且主要采用一對一雙向互動模式。其中,后臺互動、評論回復是目前微信公眾號后臺人員與用戶間最常用的交互方式。微信公眾號管理方應意識到與用戶的互動價值是微信營銷的核心,微信公眾號后臺人員應盡量創造豐富有趣、互動性強的話題推送,增加微信公眾號的活躍度。此外,應意識到上述方式也是微信公眾號后臺人員接受用戶建議與反饋的主要途徑。
基于全心全意服務顧客的職業態度,微信公眾號應定期進行意見收集活動,且妥善處理用戶的合理性意見及建議,努力做到“三省吾身”,為公眾號后期的良好運行提供參考。
而對于推文留言,微信公眾號后臺人員應認真閱讀、及時回復,讓用戶在第一時間獲得舒適性反饋,這將有助于提高微信公眾號推文閱讀的趣味性和提升微信公眾號使用的滿意度。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往往包含部分操作性、學術性較強的推送內容,用戶有可能會在內容理解上產生疑惑,這時則需要微信公眾號后臺知識性人員與用戶開展一對一的交流,耐心地為用戶疑惑解答。
2.4 自主推廣途徑
(1)品牌推廣。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的主要內容大同小異,公眾號推送的養護管理方案往往異曲同工。因此,要使自己的公眾號成為使用者查閱、獲得信息的首選,應有屬于自己公眾號的突出特色。與之相關的即品牌概念。不難發現,凡是受到廣泛歡迎的微信公眾號(如中國植物志、多肉植物百科等),都具有明確的功能定位及推送特色,它們將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從而獲得區別于普通公眾號的口碑及品牌效果。
(2)載體推廣。這里所提及的載體包括實際載體及虛擬載體,即傳統紙質媒體及網絡新媒體平臺。微信公眾號可與相關報刊、雜志等相關人員聯系以爭取登刊推薦,或通過論壇、微博等自主發帖方式進行掃碼推薦。
(3)朋友圈推廣。微信公眾號關注量的增長除了要以優質推送作為支撐,還依賴于朋友圈的轉發推薦。在微信公眾號建立前期,可通過內部成員現有的人脈關系進行朋友圈轉發關注;后期則需要靠公眾號自身實力的不斷提升、努力滿足已關注用戶的公眾號使用需求,形成良好的口碑,促使現有關注者進行轉發推薦。
(4)活動推廣。主要包括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推薦開展有償掃碼活動,吸引對活動感興趣的人關注。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活動的受眾定位及針對性趣味設計尤為重要。對于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而言,就應充分發揮植物特色,如可采取掃碼送多肉植物、掃碼領養植物參與種植比賽等。
(5)合作互推。合作互推指在各公眾號之間建立平等互信的合作關系,在彼此公眾號中進行相互推薦,促進雙方關注量的協同增長。
在選擇合作伙伴時,首選影響力較大或與己方公眾號特性相似的進行合作。原因在于可借用前者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加用戶對己方公眾號的信任度以促進其關注;而后者則針對用戶的興趣點入手,從進一步滿足需求為出發點,吸引用戶關注。
2.5 完善功能結構
一個完善的微信公眾號應包括導航、發布及互動3個方面的內容。
對于植物類微信公眾號來說,其所提供的植物圖鑒、科普知識及栽培管理方案是大部分用戶最關注的內容。建立一個人性化、便利快捷的導航系統(尤其應注意關鍵詞的設計),將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戶的操作。而定期、適時發布的推文則是對用戶日常興趣閱讀需求的滿足,有助于豐富用戶的精神世界,體現該微信公眾號的價值所在。
3 結語
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的是生產方式的不斷升級。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則是這一發展大勢之下的必然產物。微信公眾號作為該潮流中重要的信息傳播媒介,對其管理運營將直接影響整個時代信息化的發展思路。而植物作為現生態理念貫徹落實的重要物質載體之一,其內容與微信公眾號的結合呈現,也將日益受到更為廣泛的重視與歡迎。本文僅結合對己方微信公眾號編輯、運營經驗教訓及部分文獻參考資料的研究成果,以“植物相關微信公眾號”為例,對微信公眾號的編輯與運營提出一己之見。
參 考 文 獻
[1]王海燕.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編輯與運營策略分析[J].編輯之友,2015(2):85-88.
[2]李競若.傳統媒體微信公眾號編輯與運營策略探究[J].電視指南,2018(11):151.
[3]蔡玉云.微信公眾號多種運營推廣模式相融合對用戶體驗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8):28-29.
[4]江雪晴.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現狀與改進策略[J].中國報業,2015(20):22-23.
[責任編輯:陳澤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