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燕
【摘要】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一、聯系生活,自主識字;二、 運用多種方式,提高識字效率。三、自做“識字課本”,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
【關鍵詞】 ?識字方法 識字效率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6-212-01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1—2年級,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交給學生多樣的識字方法,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一、聯系生活,自主識字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通過不同渠道自己選擇方法記愿意識記的字,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并及時鼓勵、肯定、贊美學生,讓學生聽到教師真誠的鼓勵,從中獲得成功的愉悅,增強自主識字的信心。
1.利用校園文化資源,隨機識字。帶領孩子們認識我們的校園,包括校園中的各個辦公室、專用教室的名稱及室內的園地、校訓、花壇樓道里的告示牌和名人名言等。在觀察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出問題,這里寫的是什么?那里寫的是什么?使他們很快認識了大量的漢字。
2.利用自我介紹識字。在入學教育中,我就這樣向學生介紹:“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王老師,你能向老師介紹一下你的名字嗎?”學生們都會很樂意地說:“我是xxx。”然后我又讓孩子們把自己的名字設計成各種各樣的名片,最后,我還讓孩子們把自己的名片貼在桌子的角上,讓每一個小朋友去認一認,讀一讀,讓學生們都能積極地參與識字。
3.利用廣告牌、站牌、宣傳匾、標牌等識字。引導學生利用上街、旅游等機會,問爸爸、媽媽廣告牌上、店面上寫的字。不知不覺中學生即認識了字,又增強了生活的能力。
4.利用電視、課外書識字。學生平時喜歡看電視、課外書,要有意識地問他們認識了什么字,并講講所看過的故事。這樣既讓學生知道隨時隨地都可以識字,又幫他們養成了看課外書的好習慣。
二、運用多種方式,提高識字效率
1.運用漢字的構字規律識字。漢字字形雖然復雜但仍有規律可循。在漢字中,獨體字占小部分,絕大部分是合體字。而合體字中形聲字占了80%—85%。形聲字的特點一般是形旁標意,聲旁標音。如教學“清”、“請”、“晴”、“蜻”一組形聲字時,學生在對基本字“青”的字音、字形掌握的情況下,我讓學生說一說它們的偏旁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學生會說出河水清清與水有關,有三點水的是“清”;請人做事要說話,有言字旁的是“請”;太陽出來天氣晴,有日字旁的是“晴”;蜻蜓是昆蟲,有蟲字旁的是“蜻”。用“換一換”的方法就可以區別識記。這樣按漢字構字規律去教,并將漢字的構字規律教給學生,學生一旦掌握了規律,就可以用類比方法,觸類旁通,識字效率可以極大地提高。
2.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識字。識字教學初始階段的對象是6—7歲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一階段的兒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潑好動、愛玩,不能長時間專注某一事物,喜歡具體形象的東西,記憶力較強,但學得快,忘得也快。
3.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識字。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樂中學”是我們倡導的理念。識字教學更要依靠課堂上豐富多彩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識字效率。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常用的幾種形式:
(1)游戲識字。這是識字教學中最常見的方式。它符合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樂于參與的心理特點。游戲不僅增強識字的趣味性,而且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常用的游戲形式有:①摘蘋果。如在教學《雨點兒》一課時,在鞏固復習環節我將“數不清”、“雨點”、“云彩”、“飄落”、“天空”這幾個認讀字組成的詞語畫在蘋果圖形里,讓學生邊讀邊摘,并要求學生加上幾個字把這些蘋果調整順序組成一句話。做到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并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了解了字詞的意思,可謂一舉多得。②開火車。這也是教學中利用率較高的游戲形式。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地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學生便會主動投入到識字活動中來。③拼字。這一游戲是將漢字分拆成部首和部件,讓學生通過拼字來鞏固字形。如在教學《爺爺和小樹》一課的“熱”“傘”“到”“冷”四個字時,我先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部首“灬”、“人”“刂”、“冫”,再出示部件,讓學生拼字。拼字后讓學生說說識記方法再找出一組反義詞。學生在拼字游戲中不僅認識了新部首,鞏固了字形,又加深了對反義詞的認識。
(2)借助實物識字。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將孩子熟知的物品和識字相結合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用謎語、順口溜識字。根據學生富有想像的年齡特征和字形特點,在教學中師生合作編一些字謎或順口溜幫助識記,變識字為游戲,讓學生既學得輕松有趣,又能加深印象,鞏固記憶。
三、自做“識字課本”,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把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志都成為兒童識字的好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造過程。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教給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同時我們也要在識字教學中培植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他們真正喜歡漢字,在自主識字中提高識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