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武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在不斷的深入發展,實驗教學成為了高中生物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的比重也是越來越高。但是在現階段當中還有很多高中在教學設施上不夠完善、在實驗比重上還比較低,甚至還有一些學校在生物教學中根本沒有設置實驗的課程,僅依靠教師向學生傳授理論上的知識,致使“技術實踐”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本篇文章對實驗教學所具有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對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提出一些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實驗教學;重要性;策略
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所具有的重要性
1.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讓知識在實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當中,教師以講解書本中的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對理論知識進行反復的強調,完全忽視客觀實踐。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對學生在學習興趣上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在知識上的掌握程度。將實驗和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有機的結合就能夠讓知識所具有的實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就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生物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規律的理解,在思維上能夠變得更加規范和嚴謹,這才是實驗教學所具有的意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知識來說也同樣不例外。如果學生完全依照教師提出的要求對知識進行單方面的吸收,就會使學生慢慢忽視學習生物知識所具有的真正意義,對學習的目的產生懷疑。而只有讓教材中的知識和具體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才可以讓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全面的掌握。
2.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激發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高中生物在教學效果上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須在引起學生對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進行各種教學活動。興趣對于高中生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對于教師來說,如何提升學生在學習上的興趣才是主要的課題之一。在高中這個階段中是學生成長以及能力提高的重要時期。但是因為高考帶來的壓力,導致學生在學習的目的上比較單一,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而實驗教學就能夠對以上情況進行有效的緩解,通過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就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由于在實驗教學中實踐素材的多樣化,學生在學習時就不會在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識,而是通過實際操作來獲得更多的知識。這樣就能夠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更多的積極性。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實驗教學的有效策略
1.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新課改中,就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教師必須嚴格遵循新課改的要求來進行。在一方面上,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活動前需要對現階段中在教育上的不足之處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并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重視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可以在邏輯思維能力上得到全面的培養,進而就能夠為教學質量的提升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在另一方面上,教師在對教學認知進行轉變的同時,還要對實驗教學的教學理念進行不斷的優化,在實驗教學的方式上進行不斷的創新,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全面開展各項實驗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檢測生物組織中的有機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教學內容:首先借助雞蛋和饅頭等教學材料將話題引入到本節課的內容當中:“在雞蛋和饅頭中都有哪些有機物?同學們可不可以自主的去設計實驗并進行操作驗證?!敝?,學生就開始實際操作對其進行驗證。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并為學生講解其中的原理,對于核心部分全都由學生自主完成,這樣就能夠突顯出學會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2.將實驗教學與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的聯系
如果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時對實驗產生一定的興趣,那么就能夠積極主動的加入進生物實驗當中,并在實驗學習的效率上也會變得更高。所以,為了可以讓實驗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教師可以根據生活實際讓教學內容逐漸的生活化,把比較抽象的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他們多去觀察生活,并在實際生活中尋找生物,這樣能夠讓學生通過運用生物知識對各種實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這對于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例如:在學習“細胞呼吸”這部分內容時,因為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呼吸系統方面的相關知識,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將呼吸系統給模擬出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人體呼吸的全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回憶。接下來教師在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釀酒與蒸饅頭的短視頻,這樣就可以引入酵母菌以及呼吸類型相關的裝置設計與實驗結論,進而就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掌握。
3.開展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
小組合作能夠對學生的團隊意識進行有效的培養,與此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合作能力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在綜合素質上全面的發展。例如:在學習“檢驗細胞質中的RNA和DNA”這一部分內容時就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教師可以將所有的學生劃分若干個小組,每組5人,讓每個小組都展開分工合作,譬如一名學生負責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一名學生負責對顯微鏡進行觀察,一名學生負責涂片的制作,最后兩名學生進行染色。當小組完成任務時在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這是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最后各小組就能夠得出結論:RNA都在細胞質中,DNA都在細胞核內。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效率上得到極大的提升,進而就可以使學生在綜合能力上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結束語
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中提高在實驗教學上的比重是提升知識直觀性以及教學效果一種重要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及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實際動手能力上的得到有效的鍛煉。所以,教師必須對實驗教學所具有的重要性進行全面的認識,基于此對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手段進行不斷的創新,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虞桂琴,高贏.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163-164.
[2]陳欣.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122-123.
[3]陳禮香.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