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職英語教育教學改革新形勢下,以需求理論分析為基礎,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教學對象對英語學習現狀的看法,找到他們對英語學習的需求,有針對性的改變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需求分析;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性;雙師型
【作者簡介】王興興,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度院級課題“基于需求分析理論的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研究”成果之一,編號:YJ201904。
本文通過對學生的英語教學需求分析,改進目前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對其今后就業發展有幫助的英語教學設計,提高就業競爭力。
一、什么是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在了解需求含義的基礎上,分析學生當前需求與目標需求的差距,找出差距存在的原因,并根據問題存在原因提出相應解決策略,為教師制定出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提供依據。
二、調查研究方式與對象
本調查問卷對象是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18 級7個班的397名學生,設計共20個問題,每個問題有四個備選答案,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與己相符的選項,10 分鐘內完成調查問卷,問卷調查通過微信“問卷星”軟件收集數據,由于有同學未隨身攜帶手機,最終收到38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7%,該問卷主要涉及四個方面:高職學生具體情況調查、學生英語學習情況、課堂教學情況研究,心理需求和學習動機,通過問卷調查旨在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需求,并以此進行分析,總結問題癥結所在,提出高職英語課堂改變的可行性方法。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高職學生具體情況調查。通過數據分析,高考生占39.69%,高中畢業參加單招的學生占32.22%,中專畢業參加單招的學生占28.09%,單招生源已占了所有生源的60%以上,單招生成為高職院校生源的主力。
了解教學對象的聽說讀寫問題,讓教學更具有針對性,選擇在聽說方面有困難占54.12%;選擇在學習詞匯方面有困難占67.53%;選擇在學習語法方面有困難占78.61%;選擇在閱讀方面有困難占68.04%;選擇了在寫作方面有困難占70.88%。反映出大多數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確實存在較大障礙。
在英語課堂上的表現,既集中注意力又積極參與占15.46%;注意力集中會偶爾參與占38.92%;注意力不集中但偶爾也會參與占39.43%;在課堂上會做與英語學習無關的事情占6.19%。可見85%的學生課堂表現不積極。
2.學生英語學習情況。就學習策略而言,選擇死記硬背占43.04%;選擇多聽多說占31.19%;選擇多做習題占13.92%;選擇了多閱讀文章占11.86%。學生學習方式還是多靠傳統方式,學習手段較為單一。
3.課堂教學情況研究。課堂學習模式方面,喜歡聽老師講授的課堂學習模式占57.47%;喜歡以小組討論為主的學習模式占8.76%;喜歡以多媒體教學占25.77%;喜歡自學為主占7.99%。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占了主流,自主學習意識普遍不強。
課堂互動方面發現選擇視頻、游戲的活動方式占63.66%,說明學生喜歡以信息化方式參與課堂教學。
4.心理需求和學習動機。在調查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中發現,選擇未來工作的需要占33.25%;選擇在拿畢業文憑人數占總人數的 28.61%;選擇用英語與人交流占27.58%;選擇了繼續深造占 10.57%。
四、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
1.分層教學。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師普遍反映,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為高職英語教學帶來了難度,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各個方面存在著不同困難,尤其語法方面是英語學習最困難的地方,因此分層教學非常必要,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去教學、布置任務。
2.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在學習模式上依舊選擇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他們習慣了上課聽老師講,下課后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以教師為中心,跟著老師轉,缺乏思考被動接受。在英語教授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采用情景教學法、交際教學法、以及任務教學法等,在教學活動中盡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多參與,注意學生的實際反饋和需求,不斷調整教學方法。
3.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和考評。要從能力本位角度出發、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高職英語教學要培養學生在特定職業范圍內應用英語的能力,掌握一定和專業有關的英語,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
4.提高英語學習的趣味性。要設計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的多樣化課堂活動,通過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擴充教學內容,在有限的課堂中學到更多的內容,課后可以用網絡、移動設備來學習英語,例如記單詞可在原有詞匯書基礎上,運用“百詞斬”等APP,口語用“英語流利說”等學習軟件,讓學生利用零碎時間自主學習,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鍛煉視聽說能力。
五、結語
從需求分析理論出發,探討了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狀況及存在問題,給出英語教學的啟示,提出改進教與學的方法,增強學生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Hutchinson,T. & A.Waters.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A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陳冰冰.大學英語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論構建[J].外語學刊,2010 (2):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