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不僅要求在詞匯、語句、語法上的知識傳授,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和理解課文內容。運用語篇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因此,結合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對語篇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篇;教學
【作者簡介】常榮,定西市岷縣梅川初級中學。
英語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色,英語教學承擔著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素養和發展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任務。按照初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英語教學既要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語言技能的培養,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較強的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因此,探究語篇教學模式的理論和應用,對于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語篇教學的概念及理論基礎
語篇是指在一個語言交際活動中由具有連續關系的語段或句子構成的、語義連貫且合乎語法的語言整體。語篇教學就是基于語篇層面,將語音、詞匯、語法、句子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教學內容,重視語言信息的交流,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語篇教學模式就是要求英語教師要立足文章內容的完整性,通過對文章的整體性分析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的脈絡結構,在此基礎上推動對詞匯和語法知識點的學習。語篇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基礎之上的,具體來說主要有格式塔整體理論和認知理論。格式塔整體理論認為,整體知覺并非由具體感覺決定,而是由眾多感覺元素聚集成整體,才體現出來的整體原則。該理論強調在整體性原則下研究直接經驗和行為性。認知理論是一種研究人的意識和人的心理活動的理論。該理論肯定已有的認知知識對人們的心理及行為的影響。根據以上理論,語篇教學從文本的整體性和全面性出發開展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學生的語篇意識和語言素養。
二、語篇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創設有效的語篇情景。對于語言的學習來說,生動形象的語言情景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在語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創設符合文本內容的語言情景,在濃厚的學習氣氛中開展篇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立足課文內容,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來營造出語篇的語言場景,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語篇內容和詞句含義,為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語言場景,也可以提出問題、設置疑問,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引導學生進入語篇的學習之中。
2.把握清晰的語篇脈絡。語篇教學模式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建立課堂教學主線,讓學生在文章主旨的把握中學習細枝末節的知識,確保語言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運用語篇教學時必須明確一堂課的教學核心或者一篇課文的主旨,奠定語篇教學的基礎,讓學生圍繞教學核心或文章主旨深入閱讀和理解文本,學習其中的語言知識和思想精華。其次,教師要在把握主線的基礎上組織課堂教學過程,指導學生深入發現文本中的問題,通過合作學習、小組討論、教師講解等形式探究語篇的詳細內容。
3.分配合理的閱讀任務。要獲取文本中的詳細知識,就需要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在語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生分配合理的閱讀任務,讓學生真正融入文本,在閱讀中學習知識,理解文本內容。首先,教師要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和閱讀任務,通過初步閱讀掌握文章的大致內容,發現和思考文本中的問題;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堂進行朗讀、誦讀等閱讀活動,在閱讀中建立對文本的整體感知,通過分段閱讀、重點語句閱讀掌握文章的鍛煉結構,學習文章中的細節知識,加深對文章主體的理解。
4.開發豐富的學習資源。英語知識的獲得和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廣泛的閱讀和應用之上的。英語教師要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拓展知識范圍,通過廣泛涉獵一些英文書籍、英文報刊,進一步培養語篇意識,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因此,教師要注重開發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在課文學習結束后為學生提供拓展閱讀的方向和指導。
5.利用思維導圖。初中英語教材中的語篇篇幅長,尤其是到了八年級下冊,信息量大,對學生的學習具有很大的挑戰。教學中教師不能忽略教學內容的困難程度和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如果只是片面地強調聽說技能和消化程度就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師要重視對課文中的重要內容的提煉,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借助思維導圖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對語篇思路的理解。這樣能使得學習目標更為清晰有效,也讓內容繁雜的課文知識變得清晰明了、簡單易讀。具體步驟是:教師制作思維導圖,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整體理解閱讀材料:在學生對文章閱讀后讓學生自己理解思維導圖的展現。從思維導圖的角度來回答問題:并再次閱讀材料,理解語言知識:最后運用思維導圖,復述或背誦閱讀材料(這個環節可根據學生的能力,分層次進行)。當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先閱讀所學材料,根據理解制作思維導圖:出示各自的思維導圖,指出各部分的關系,展示對文本的整體理解;再次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閱讀,理解語言知識;最后學生根據閱讀材料重新調整自己的思維導圖,幫助復述、背誦等。
總之,語篇教學模式是對英語教學過程的優化和反思,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英語教師要結合初中英語學科特點和學生學情,積極探索語篇教學的有效形式,促進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田蘇華.初中英語語篇教學方法探析[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