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君
摘 要: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關鍵內容,其能夠及時、準確地為人民群眾提供環境質量的動態變化情況,描述現階段的環境狀況[1]。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環境監測工作,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做好環境監測數據處理和分析工作,以更好地體現出環境問題,文章主要研究了環境監測工作中的數據處理和質量控制的優化。
關鍵詞:環境監測;數據處理;質量控制
1 引言
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環境監測的主要對象是環境,相關技術人員應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等技術手段,綜合分析環境中的污染物及其相關組成成分,以發現環境質量的變化規律,環境監測的主要任務是鑒定和測試環境樣品污染物中的組成部分,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研究環境質量的性質、組成和結構。除此之外,環境監測數據是在統計學基礎上獲取的,各項數據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為環境質量、環境評價、環境規劃和環境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
2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作用
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關鍵內容,為環境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數據支持,環境監測質量直接關系著環境監測的能力和水平,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在環境監測管理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其主要是在環境監測過程中,控制質量形成過程中的各項因素,消除其中的不利影響因素,實現預期的監測目標,為環境監測數據的完整性、代表性、準確性提供支持,有效地提升環境監測部門的整體管理水平,實現環境監測的現代化。
3 環境監測的現狀分析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我國環境治理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這是環境監測過程中的關鍵問題。為了獲取更多科學、準確的監測數據,環境監測部門在全國很多區域設置了環境監測站,各個環境監測站每年都能夠提供很多監測數據,但這些數據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離散性,監測工作人員需要從不從角度進行分析,引進更多先進方法和優化措施,分類、匯總、轉變和統計各項數據,尋找更多基本、通用的東西,以獲取更多所需的綜合性數據。并且,相關技術人員根據環境監測的科學性,分析和評價環境監測數據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環境監測站的檢測水平,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更多技術支持,并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在新時期的發展中,我國環境監測數據分析工作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如準確性差、監測水平有待提升等,嚴重影響著環境監測數據分析和質量控制工作的整體質量。
4 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影響因素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數據質量的影響因素主要分成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種,相關技術人員在實際的數據檢測中需要予以重視,提升環境監測數據的整體質量。其中,主觀因素指的是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為,如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相對較差,監測工作責任感比較薄弱,不注重企業和工廠環境監測排查工作,導致監測數據不準確,對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帶來了不利影響。并且,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有待提升,無法熟練使用環境監測設備,極易忽略環境監測區域和監測數據的異常,這就使得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相對較差。客觀因素指的是人為活動之外的影響因素,如監測區域內的工廠比較多,這就使得監測環境相對負載,無法全面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環境監測設備質量差,監測數據不夠準確,導致數據分析和處理結果受到很大影響。
5 環境監測數據處理和質量控制的優化策略
5.1做好環境監測現場質量控制
為了做好環境監測現場質量控制工作,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建立完善的現場采樣質量管理系統,優化環境監測相關的規章制度,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明確現場樣品采集流程,明確提出禁止其他部門對監測人員工作進行干擾,避免監測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的結果;其次,根據實驗室報告審核人總結的經驗,加強對采樣人員工作細節的管理;最后,定期針對監測人員進行培訓,提高監測人員的采樣能力,準確采集和保存樣品,進而為監測數據的精準性以及代表性提供可靠保障。
5.2報告數據處理的質量控制
首先,在環境監測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做好監測數據計算、檢驗和異常值剔除工作,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規范和監測分析質量保證手冊規定要求執行;其次,確保數據傳輸過程中各項信息的一致性和復現性,并建立完善的監測數據質量管理責任制度,嚴格按照監測數據審核制度,對分析、審查、責任審核全過程進行控制,做好三級審批制度;最后,針對監測過程中的各項數據進行質量管理和檢查驗收,加強對監測報告數據質量的控制力度,及時地發現監測數據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
5.3環境監測數據分析
5.3.1統計規律
在環境數據分析過程中,相關技術人員需要掌握統計學相關內容,有效地利用統計規律分析方法,其主要是對比整理好的監測數據,分析各項環境因素對最終結果的貢獻值,利用數學模式評價方法分析監測數據的規律性,這種方法現已被應用到環境監測數據分析、環境保護措施制定等方面。
5.3.2合理性
在環境監測數據分析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確保各項數據的合理性,對各項環境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全面了解環境的實際變化情況,但不能只依靠監測數據,還需要將理論和實踐進行融合,對環境變化的各項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確保監測數據的合理性,再由數據反推各因素的影響,實現分析結果的全面性,監測結果的科學性。
5.3.3污染源分析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任何地區監測數據的處理都必須回歸到實際情況之中,污染源分析指的是利用監測數據針對性地分析區域內環境質量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環境監測數據涉及面廣,包含水源、土壤、大氣等,以及各個地區工業產生的污染,而且各行業產生的污染類型存在較大差異,所以監測人員必須對地區監測數據進行專屬污染源分析,重點監督污染企業對環境的影響,防止其危害環境而影響居民日常生活。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環境保護工作中,相關技術人員需要重視環境監測數據分析工作,其為治理環境相關問題提供了基礎支持,有助于實現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監測數據結果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并將各項監測方法進行融合,針對各個檢測項目的差異,合理地選擇合理的環境監測方法和技術,還要做好監測數據審核、采樣等質量管理工作,提升環境監測數據分析質量,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陳司.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7(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