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春香
在融媒體背景下,財經媒體如何在專業性和可讀性、交互性方面實現融合,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成為當下財經媒體轉型的新課題。
麥克盧漢有句著名的傳播學理論:“媒介即訊息”,一種新的媒介產生會帶來新的生活及傳播方式。不管媒介怎么變,信息是永恒的剛需。在技術的日新月異變化中,從報紙、廣播、電視、門戶網站,到微信公眾號、APP、抖音,傳播媒介不斷演化。本文以中國證券報微信公眾號為例,主要探究在移動新媒體時代,財經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并分析財經新媒體的運營策略。
一、用產品思維打造爆款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在新媒體寫作方面,選題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對于公眾號來說,寫什么比怎么寫更重要,所以選題策劃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何做好財經微信公眾號的選題策劃,首先要對公眾號的受眾定位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粉絲有什么特點及需求,希望通過內容吸引什么樣的用戶。以證券類的專業媒體為例,證券時報的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中國基金報,和中國證券報,在受眾定位和選題角度上有區別。券商中國受眾以機構專業人士為主,選題側重金融機構、券商及海外市場,強調文章的專業性。中國基金報和中國證券報受眾以普通投資者為主,其中中國基金報更側重具有較高流量的文章,中國證券報更體現報道的宏觀及權威性。
其次,要有產品思維。正如互聯網產品專家所說,一個產品要吸引人,要有它的調性。調性就是人格化和賬號風格,這是內容規劃很重要的一部分。對于一個公眾號來說,內容的調性很重要,最好能有一個整體感。微信公眾號的調性越好越有辨識度,用戶質量就會越高;反過來一個微信公眾號的用戶群體也會一步步的塑造該賬號。
再次,要注重二次傳播。目前微信公眾號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財經文章要取得好的傳播效果,二次傳播很重要。梳理朋友圈刷屏的文章,主要有三個特點,引起共鳴、獨到見解和增量信息。朋友圈是用戶樹立網絡社交形象,展示自己的品位和見解的地方,所以要打造財經爆款文章,在選題策劃時,一定要想好一個朋友圈轉發的理由。
對于財經新媒體來說,梳理證券類媒體的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有三類文章是受眾比較關注的,刊發后也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一是重磅獨家新聞。獨家新聞體現了信息為王的特征,對文章的寫作形式并沒有那么高的要求。以2018年10月13日上海證券報微信公眾號刊登的《深圳牛!安排數百億元資金為上市公司解燃眉之急》為例,寫法和傳統報紙的寫法并沒有區別,但由于是當下市場關注的熱門獨家信息,刊發后在朋友圈刷屏,被大量轉載,閱讀量達到10萬+,取得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
二是重大熱點事件。包括重磅政策,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市場類熱點話題。目前各家財經媒體公眾號頭條選題同質化,要實現好的傳播效果,文章的專業系統性、獨家解讀,以及增量信息,就成為其特色以及吸引受眾閱讀的原因。
三是趨勢類、服務類話題。以證券類媒體為例,每年財報季的梳理和統計,可以凸顯財經媒體的專業性,也可以為受眾提供很好的投資參考。
二、發揮議題設置功能
在移動新媒體時代,微信公眾號數量眾多,個人公眾號、自媒體和專業媒體共生。作為財經專業媒體,如何凸顯專業性和權威性,與傳統報紙形成良性互補,同時增強可讀性和交互性,是財經新媒體傳播面臨的重點和難點。根據財經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及受眾特性,財經新媒體應該凸顯議程設置功能,
傳統媒體時代,限于媒體資源的稀有,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更像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強制”,傳統媒體也成為了議程設置的主力。而移動新媒體傳播環境下,議程設置功能在提高信息質量,提高獲取有效信息效率,讓受眾從“感知”到“共鳴”,形成輿論合力。
以2018年7月21日微信公眾號“獸爺”刊登的《疫苗之王》為例,這是一個現象級的作品。7月15日,國家藥監局披露,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規行為。此時各大財經媒體跟進報道,但以報道上市公司長生生物違規行為為主,由于醫藥企業和財經新聞報道的專業性,輿論關注度較低。隨后事件持續發酵,7月21日《疫苗之王》發布后,在朋友圈刷屏。文章直指長生生物及其早期管理人員,在國企改制和上市過程中存在的異常及權錢交易、資本運作、疫苗造假等問題。
通過傳播指數數據分析可看出,7月21日是長生生物疫苗事件發展的關鍵點,首先關注度迅速抬升,呈現爆發態勢;其次輿論對“疫苗”的關注迅速超過對涉事企業“長生生物”的關注,說明其已發展成為全行業,乃至多領域的綜合話題的熱點事件,不再是單一個體事件。最后長生生物疫苗事件被徹查,上市公司長生生物也因此從A股退市。可見,在目前信息過載時代,財經新媒體可以發揮其專業性及交互性特點,發揮議題設置功能,實現現象級傳播。
還有一個是2018年12月,微信公眾號“丁香醫生”刊登的深度報道《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財經深度報道的新媒體表達范例。該文章全文6360字,是一篇調查很扎實,很優秀的深度報道。但文章采用了新媒體的表達方式,用講故事的方式行文,每段不超過100字,圖文并茂,邏輯性非常強。最后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也推動了百億保健帝國權健的被調查及處罰。
三、財經新聞的新媒體表達
在具體的財經新媒體文章寫作中,“突出可視化表達”“重大熱點事件”“數據新聞”等成為財經新媒體傳播的新特點。
在突出可視化表達方面,中國證券報微信公眾號做了一系列“一圖看懂”、漫畫解析的嘗試,通過輕松易懂的方式,取得了較好的受眾互動和傳播效果。以2019年7月科創板開市之時推出的《3分鐘讀懂被1%學霸承包的科創板交易套路》為例,通過漫畫的形式,將科創板交易規則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實現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取得了27萬的閱讀量。
二是緊扣重大熱點事件,突出時效、清晰和增量信息三個特點。時效性是最重要的,熱點稍縱即逝,大多數10萬+的文章都是將一個熱點人物或一件熱點事件解讀得極為透徹。三是重視數據新聞。財經新媒體的受眾,注重專業性和投資參考。數據新聞的關鍵是信息量,把趨勢規律總結出來,而且要凸顯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