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厚琴
摘 要:閱讀的真正意義是讓學生感受人性的美好,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得思想境界的提升,蕩滌學生的心靈,完善學生的人格,因而閱讀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人格的形成意義重大。因此,小學語文老師不僅應當注重閱讀教學,而且還要通過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進而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語文老師只是將閱讀重點集中在閱讀方法的講授上,忽視培養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思考能力,導致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思考性大打折扣。針對以上狀況,小學語文老師應當糾正原有的錯誤觀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設符合學生認知的語文教學模式,啟發學生閱讀,鼓勵學生閱讀,讓學生運用心靈閱讀,真正從語文的閱讀過程中獲得精神的成長,促進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生活化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老師可以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從自身的生活體驗出發,構建與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鳴,提升學生的閱讀品悟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受到心靈的啟迪。
例如,在教學《四季之美》一課時,語文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同學們,一年有幾個季節?”學生:“四個。春、夏、秋、冬。”老師:“是的,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呢?”學生:“我喜歡春天,春天花兒都開了。”/“我喜歡夏天,夏天可以捉知了。”/“我喜歡秋天,不冷不熱,適合鍛煉身體。”/“我喜歡冬天,冬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老師:“很好,看來每一個季節,同學們都有自己難忘的歡愉。那么,如果是單純比較哪個季節最美麗的話,你們會選擇哪一個季節呢?”學生:“春天,因為春暖花開,綠意盎然。”/“夏天,因為夏天的月色很美。”/“秋天,因為秋天的落葉非常唯美。”/“冬天,因為雪花很美,落在地上白白的一層。”老師:“很好,通過同學們的分析,老師明白了,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美的一面,對嗎?”學生:“對。”老師:“很好。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作者對于四季之美是如何評價的,好嗎?”學生:“好。”
二、趣味化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設趣味化閱讀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適時地對學生的閱讀思維進行指引,增強學生閱讀思考的科學性,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讓學生更為全面和立體地品味閱讀內容的美感,增強學生對人性美的感悟能力。
例如,在教學《珍珠鳥》一課時,老師應先從學生的興趣著手,詢問學生:“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有沒有養過小動物?”學生:“養過。”老師:“都養過哪些小動物呢?”學生:“我養過小老鼠。”/“我養過小兔。”/“我養過小鳥。”老師:“同學們養過的小動物還真不少,那么老師再問問大家,你們和自己養的小動物之間相互信任嗎?”學生:“信任?”老師:“是的,同學們不用疑惑,大家接下來可以閱讀課文,自己體會一下。”老師通過創設趣味化的閱讀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幫助學生建立閱讀目標。在學生閱讀結束后,老師可以選擇學生回答。學生A:“其實動物是有靈性的,我們對動物好,動物也一樣會對我們好,人與動物之間建立的感情更為純碎。”語文老師從興趣的角度進行切入,不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還讓學生真正地品味到文章的深刻內涵,品味文章中的作者與珍珠鳥之間的信任,增強了學生對信任的獨特品鑒能力,提升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好的習慣是一切成功的開始,閱讀也不例外。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老師應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收獲語文知識,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具體而言,語文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老師應當從學生們的現實生活入手,引導學生從生活角度看待作者所描述的文章內容,加深學生與文章內容之間的聯系。其次,語文老師還要注意抓住學生們的興趣點,培養和啟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三,語文老師還要從自身角度出發,不斷反思自己在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從問題的癥結入手,進行針對性地解決,提升自身的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安靜茹.小學語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42-143.
[2]馬麗萍.打造小學語文高效教學課堂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