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美
【摘要】探究式教學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其以探究形式開展教學,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全符合新課改要求和初中物理教學目標需求。本文在新課改背景下,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的概念、意義出發,分析目前探究式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
初中物理是一門理論性與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及對應的實驗操作。由于新課改愈發重視對學生的科學素養、探索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采取探究式教學,不斷豐富教學方式,充分發揮探究式教學的作用。這樣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促使學生更加有效地理解、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從而穩步提高課堂學習效益。
一、探究式教學法的概念與意義
探究式教學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其以探究形式開展教學,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探究問題,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學習初中物理的相關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等提出合理的問題,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其間教師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是要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逐步探究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積極探索科學的精神。新課改高度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開展探究式教學恰好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能改進傳統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及教學方式。且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可以發揮其自身的作用,主動融入到教學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作風。
二、探究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探究式教學對學生物理課程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很多教師雖然對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式進行了改變,但在實踐中教學效果并不顯著,仍然遺留了傳統教學的方式和教學理念。在初中物理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偏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的程度不夠,實驗操作方面的教學較少或形式單一,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在應用探究式教學的時候,教師沒有深刻領悟到探究式教學的核心內容,照搬大致的教學方式,趨于形式化,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或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將探究式教學作用真正發揮出來。
2.引導工作不到位
在開展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沒有準確把握知識引導的度。教師在提出啟發式問題后,因為受到課堂時間的限制,或急于求成,在探究之初便給出答案,沒有讓學生真正開展探究,導致學生對探究式教學產生誤解,失去積極主動探究新知識、新領域的意識與動力,盲目地跟著教師的步伐開展學習。另外,還有一些教師過度強化探究式教學,將自己作為旁觀者,忽略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沒有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這種做法同樣降低了教學質量,致使探究式教學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3. 師生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交流
新課改強調課堂教學要重視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指出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適當時候開展互動環節進行溝通。通過有效溝通,不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學習興趣情況等,從而為教學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參考。但是一些教師不注重從探究式教學內容中進行互動,而是隨意開展互動,或在教學中不重視互動環節,沒有借助互動環節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沒有了解到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
三、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幾點建議
為了能讓探究式教學真正應用到初中物理教學之中,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和水平,筆者針對以上存在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1.創設物理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物理教學的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如果學生僅僅依靠自身的想象力,很難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因此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學習內容創設相關情景,借助合適的物理教具與物理實驗,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學習內容。比如,在學習《閉合電路》一課時,教師可以創設閉合電路情景,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閉合電路,諸如教室的電燈、公路上的電燈等。接著提問:“同學們知道我們是怎么讓這些電燈通過開關進行控制的嗎?”,在創設環境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而過渡到電路的教學過程中,借此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注重教師的引導,加強學生探究效果
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探究的問題需要循序漸進,從簡入難。在教學中先引導學生探究簡單、基礎的問題,然后再接著根據所解決的問題而提出深一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合理地探究。其間要注意學生探究過程中的方向與問題,在適當時候給予學生提示性的引導,并鼓勵學生發揮探究思維,積極對問題開展思考、查證。因此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同樣需要注重探究式課題的設置,應當合理設置物理實驗探究與理論探究的內容。
3.運用小組合作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學生獨立自主探究學習后,教師要注重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方式開展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利于學生吸收其他學生的優秀思維方法,實現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的教學目的。比如,在學習《光的折射與反射》一課時,教師可以提供三棱鏡等實物,讓學生在課堂通過小組合作方式詳細探究其中的奧妙,并掌握光在三棱鏡、平面鏡等不同情況下的線路變化情況,進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較較好較快達到學習的目的。
4.營造積極氛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開展探究式教學時,教師需要合理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動力,并對學生的探究內容與探究結果給予鼓勵,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信心。比如,在學習《聲音傳播》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學生探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且不同介質傳導速度不同的基礎理念后,通過交流互動,讓學生相互分享自身理解的內容,并舉例現實中的情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討論,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氛圍,并及時肯定學生所舉的正確例子,從而穩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總之,初中物理的理論知識較為抽象,需要借助教具或者實驗操作等來增強學生的理解。探究式教學符合初中物理教學需求,需要教師在今后的物理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并做好引導工作。因此教師要進一步發揮探究式教學的優勢與作用,通過小組合作方式、情景創設等方式,促使探究式教學合理、有效地開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唐宇嘉. 基于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2]呂曉媛. 初中物理科學探究實驗教學設計及案例研究[D].寧夏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