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華
摘 要:新高考的實施使選考地理的考生大大增多,地理學困生比重和人數都在加大,新高考的賦分制度又讓學困生面臨更大的窘境。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讓地理學困生增分脫困。
關鍵詞:新高考;地理學困生;增分
一、地理學困生的現狀分析
(一)底子薄。初中社會中考是開卷考的模式,在這考試模式下,初一社會(初中地理部分)的教學以讓學生劃和讀地理教材上的知識點為主,重了解而輕理解;初中社會老師大部分非地理專業出身——地理原理不清、地理術語不明,對初中社會的地理部分教學往往停留在書本知識的直接講授上,造成了部分學生云里霧里、不明所以。
(二)不想學。他們覺得地理這門學科無趣。“理不會,文不背,科科醉,心好累”可能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
(三)學習方法不對。讀高二了還在把初中對地理事物的一般了解作為主要學習方法,高中地理從高二開始十分注重知識的系統化理論化學習、重視地理原理的歸納和應用,單靠背書本知識而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很難適應新高考地理考試的要求。
二、地理學困生的心理疏導
通過對任教班級學困生的了解,把地理學困生分成以下幾類:
(一)實干型學困生。這類學困生的特征是反應遲鈍,學習成績差,有較強的自卑感,,他們學習認真但害怕被批評。
(二)懶惰型學困生。這類學生往往比較聰明,卻不肯認真學習。但是他們也喜歡被關注、被表揚。
(三)心理型學困生。這類學生的主要特征是對學習不感興趣,而對其他的人或者事感興趣。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好,不是因為智力原因導致的,而是沒有處理好興趣愛好和學習的關系。
通過跟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學困生脫離心理困境,能夠積極面對學習中的各種問題。
1.建立適切的學習目標。我們把目標假設成一個大蘋果,如果蘋果掛的太高,怎么跳也夠不著,那么他們會選擇放棄目標;如果我們把蘋果掛在他們努力努力能夠得著的地方,他們就會朝目標方向努力。因此對學困生要降低學習要求的門檻,比如高二的地理成績考40多分的同學,讓他們目標設在50多分,達到目標后再慢慢提高學習目標的門檻。
2.磨練意志力,注重良好習慣的培養,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教師利用課堂強調、課下輔導及家校合作讓學困生學會預習、學會上課、學會有錯必糾、學會獨立思考和解題并形成習慣,堅持下去。只要讓學困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讓學困生“脫困”。
三、地理學困生課堂有效性的遞增策略
(一)、藝術導課,激發地理學困生學習興趣
1.圖片導課。例如地球自轉這節,用星軌的圖片來導課,加上提幾個問題:星軌是如何形成的?你能判斷星軌上星星的運動方向嗎?估算這張星軌圖拍攝的時間長短等。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迫不及待的進入課程的學習中去。
2.材料導課。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新聞、教師自身的一些經歷故事、網上流行的一些段子、軍事趣聞等作為課堂導課的材料,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一次公開課上的是《人口遷移》,上課的老師是外省來的,他愛人是本地的,大學畢業后他跟他愛人來這邊工作,為此設計了導課的相關材料,并圍繞這個材料把人口遷移的概念、分類、原因、影響都聯系起來,形成了一節別具風格的示范課。學生既充滿興趣的學習了課文知識,還感受到愛情的力量。
3.視頻導課。視頻導課與圖片導課都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視頻能動態演示事物的發生和發展,感受力強。例如:《地球的宇宙環境》這一節,先播放《宇宙的奧秘》部分視頻,激發學困生對我們地球的宇宙環境的好奇心,產生探索宇宙奧秘的學習興趣,也可能由此喜歡上地理課。
(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讓地理學困生學有所獲
1.創造愉悅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喜歡上地理課堂。例如在學習《東北地區》農業生產一環節時,首先播放東北大型機械化生產和農產品豐收的圖片,同時播放《家在東北》的音樂選段——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滿山的大豆高粱…然后在音樂聲中,教師拋出問題:東北為何能進行大型機械化生產?東北的五常大米品質高于我們臺州大米的原因有哪些?讓學生分組合作討論來回答問題。最后對回答最快最完整的小組進行獎勵。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創造了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又引入小組合作和小組競爭等能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積極思考和探討地理知識、地理原理。在這樣的教學情境里,地理學困生也能主動參與其中,得到提高。
2.對學困生的課堂提問給予回應。基于學困生的特殊性,我們在課堂上應多給予關愛,對他們的問題盡量的回答,讓他們知道老師是關心他們的,增強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3.課堂教學的速度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對學困生而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時,這就需要我們不斷變換教學方法,在學生所看到的、聽到的事物上制造各種變化,引起他們“新奇”的感覺。那么在知識的傳授上,閱讀、討論、啟發等教學方法交錯變換,達到吸引學生“眼球”發動學生積極思考的效果。
四、積極訓練,規范地理學困生答題
(一)要做到精編練習,合理控制作業量。過少的作業到不到訓練的目的,過多的作業量會導致學困生抄作業或不交作業。
(二)作業批改中發現學困生進步的地方或者答題的亮點應加入賞識的評語,正確評價學困生的進步。
(三)當面批改學困生的考試卷,強調地理答題的規范性,也是增分的有效途徑。從歷次考試來看,答題不規范導致的失分現象十分普遍而且問題嚴重,有的同學失分在5分以上,這是非智力型失分。因此,規范答題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要求學生做好“三審”——審題干、審材料、審圖像,要求明確題意,挖掘隱含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寫答案要規范——注意地理術語的運用,注意答題的格式,注意答題不能超出邊框等。第三、注意過程性描述——在回答簡析、分析、評價、影響等設問方式的題目時,一定要注意“因果描述”,把地理事物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整個過程描述出來。強調面批試卷,地理學困生的感受力強,特別是結合自己答題的缺陷,容易明白地理答題規范性的要求和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周上榮.新高考方案背景下地理教學策略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