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閆萍
當前語文教學中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主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一直是困擾廣大語文教育者的難題。著名學者龐維國認為,自主學習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二是建立在學生掌握一定策略上的“會學”;三是建立在立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我認為,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應該從這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想學”。
求知欲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語文教師需要孜孜不倦的思考如何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加入與教師互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首先設置適當的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通過問題思考,學生能主動發現事物間的聯系,也有了探索新知識的可能性。從某種程度上說,提問最能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新課改精神。但是,問題的設置也是有很多學問與技巧,避免簡單應付與形式化的“是吧”,“對不對”“是不是”這樣的問題,而是要真正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在教學《麥琪的禮物》一文時,我設置了了這樣的問題:“圣誕前夜,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里,妻子正在為無錢給丈夫買圣誕禮物而痛苦。她最終買了什么禮物?買禮物的錢怎么來的呢?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尋求答案。”這樣既提示了課文的內容,又給學生留下了懸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問之后,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簡短的回復與評價,對于精彩的回答要充分肯定,對于學生可能出現的不良傾向要及時引導歸位。
其次設置闖關模式,激發學生求知欲。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內容,此時就需要變換一種提升學生歸納總結與融會貫通的能力教學方法。教師可以花些心思將所學知識分成模塊,按由簡單到困難的順序排列,讓學生作答,滿分可以晉級。闖關模式能充分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可以親眼看到自己參與的學習成果,體驗成功的樂趣。闖關模式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最佳途徑之一,學生在闖關的過程中也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誘發學生更強的學習欲望與學習興趣。
二、 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會學”。
自主學習同樣也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以減少學習的盲目性與隨意性。教學中常用的學法有以下幾種:
1.誦讀法。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說過:“文學的教育,有時聲音極其重要,這聲音是對生命的一種觸動。文學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讀,讓學生感動,用心朗讀是感受文學的一個重要方式。”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文章的題材與情感的不同,朗讀方法的也要因文而異。比如讀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就要引導學生讀出輕柔溫婉的風格;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就要引導學生讀出哀婉憂愁的語氣;讀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我引導學生讀出豁達激昂的豪情。這樣,學生在誦讀中就有了自己的感悟體會,與作者產生了情感共鳴。
2.示例法。教育家根舍提倡“范例教育”,認為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隱含著基礎因素和本質因素的典型范例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可以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在語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重點學習一部分課文,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然后把這種方法應用到其他文章的學習中。如學習魏巍的《我的老師》一文,教師細心指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感悟文中的情感。在學習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時,有了借鑒,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
3.點撥法。它是指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依據情況作出的調整干預。當學生學習一帆風順時,教師要做一個安靜的守望者。而當學生學習遇到障礙時,教師需要適時的指點迷津,學生受到啟發,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一下就茅塞頓開, 有種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的喜悅。通過點撥,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又能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和勇氣。在學生自主學習一些比較淺顯的課文時,如《女媧造人》,教師要故意設置一點疑問,留給學生思考探索的余地。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堅持學”。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愚公移山》一文時,就有學生提問,“搬家總比搬山容易多了,愚公為什么不搬家呢?”我就讓他們自主地去收集資料。再次討論時,學生們就有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因為在那個年代,人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一成不變,愚公思想上肯定是不能接受隨便搬家的。有的認為當時的戶籍管理制度極大程度上限制了搬家的可能。通過質疑和解決疑問的過程,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感悟更加深刻。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其次是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想象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具有強大的創造力量。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運用文中“懸念”,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大膽想象。如學習《盧溝橋》一文時,文中介紹了四種姿態的石獅,后面就用了省略號。此時,我就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想象獅子還有哪些姿態。同學們思路大開,各種描寫獅子的姿態的語句脫口而出,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料。我不禁為他們想象力之豐富,語言之生動而感嘆。
總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只有學生把自主學習當成了一種學習習慣時,學生才能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未來的學習中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