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濤
摘要:井下作業是油田產業開發與生產的重要內容,其作業質量直接關系到油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石油企業全面提高對井下作業的重視,靈活運用數據統計方法優化井下作業環境與井下作業方法,提升井下作業質量,延長油井免修周期,降低施工作業成本。
關鍵詞:數據統計方法;井下作業;施工質量
前言:
石油企業想要提升井下作業質量,需要作業人員從作業質量數據統計環節著手,對井下作業隊伍分離后所產生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與規整,借助統計數據,對工序返工、井返工、事故井工程原因進行分析,并制定出與之相適宜的解決對比,提升作業質量,改善井下作業環境,降低油井作業成本,為油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無限發展動力。
一、作業質量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為了解井下作業的實際情況,石油企業需要從信息數據庫將原始作業班報表調取出來,對具有真實性、可靠性、有效性的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系統梳理井下作業環節所存在的各項質量問題,合理歸納井下作業環節質量問題的形成原因,并對井下作業質量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將其劃分成三種類型,即“返工工序”數據類型、“返工井”數據類型、“工程事故井”數據類型。
(一)返工工序
井下作業過程,作業工序質量未達到相應的設計標準或者是作業要求,需要作業人員對其進行重新施工,該現象被稱為“返工工序”。通過統計返工工序的各項數據,系統、全面的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從中我們發現,井下作業過程工序返工現象主要由六個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封隔器質量不達標,導致驗封工作以失敗告終;二是,抽油桿質量不達標,抽油桿開展下抽油作業過程出現斷裂;三是,油管質量不達標,導致管柱試壓工作無法達到抽油作業的要求;四是,作業人員對油井作業認識不足,缺乏責任心,未按照作業標準進行規范施工,管理人員未落實其管理職能,導致油井作業工序混亂;五是,井筒臟,作業環境差,導致抽油泵出現泄露現象;六使,井管老化,導致井柱試壓無法達到油井作業的相關要求與標準。
(二)返工井
井下作業完成后的30天內產生質量問題,需要作業人員重新施工,這種施工類型的井被稱為“返工井”。分析返工井形成原因,了解采油管理、操作人員、修復質量、疲勞作業對油井的影響,讓我們充分認識到,采油管理無法落實到位、作業人員缺乏方法意識、修復油管質量無法達到要求、原井油管與抽油桿處于疲勞作業均是形成返工井的主要原因。
(三)工程事故井
井下作業過程發生井下作業事故,導致油氣水井需要大修或者是報廢,這種施工類型的井被稱為“工程事故井”。通過實地調研,我們可將工程事故井的形成原因劃分成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作業人員未嚴格按照作業要求開展施工作業,導致水泥泵車的壓力低、排量小,無法將沙子全部沖到反出井筒內,砂子快速沉降,引發卡砂事故;二是,擠堵作業環節未將“一井一策”離你那落實到位,施工作業時間大于水泥漿的初凝時間,從而引發水泥卡鉆事故;三是,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無法協調統一,油管掛單吊環過程出現油管斷落現象,進而引發卡鉆事故;修復套管作業過程需要承受較高的荷載與壓力,油管段落,出現卡鉆事故。
二、數據統計歸納對策
(一)人員管控策略
首先,油田企業需要組織本企業內部各個作業環節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開展基本功訓練活動,定期對各崗位員工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與職業道德培訓,提升各崗位員工的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水平,強化員工思想價值觀念,確保各崗位員工能夠憑證上崗;其次,油田企業需要做好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在企業各項建設活動中讓員工能夠形成“嚴謹”、“精細”、“踏實”的工作作風,加強員工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各崗位員工能夠積極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再者,油田企業需要積極做好員工思想意識的引導工作,讓員工能夠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學習新工藝、新方法,靈活將先進的工藝技術運用到油田作業的各個環節。
(二)機械管控策略
在液壓鉗上安裝扭矩控制閥,確保油管與抽油桿的扣扭矩能夠統一,提升作業工序質量,保證作業設備質量,統一機械設備的作業內容,使井下作業設備能夠朝著數字化控制的方向發展。
(三)材料管控策略
材料管理人員需要嚴格遵循各項使用作業材料的應用標準對進場材料進行全面檢驗,把好材料入場關,禁止不合格產品進入施工場地,從材料應用源頭做好材料的質量控制工作;作業人員在使用作業材料時,應把好材料的入口關,不可將不合格產品運用到井下作業中。
(四)方法管控策略
石油企業需要立足于井下作業的實際情況,將井下作業的相關理論知識為依據,根據井下作業項目的各項要求,結合施工作業環境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井下作業流程,統一井下作業方法,并在整個井下作業過程不斷對作業流程進行優化與整合。針對井下作業中所存在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將問題扼殺在搖籃里。
(五)環境管控策略
井下作業人員需要定期處理井筒中所存在的結蠟現象、出砂現象、結垢現象以及套管變形現象,保證井筒清潔無污,改善井下作業環境。與此同時,作業人員需要針對結蠟、出砂、結垢等問題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優化井下作業環境,避免設備出現疲勞作業現象。
(六)制度管控策略
完善質量管理制度,明確合作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樹立全新的質量管理觀念,在現有制定考核體系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完善與優化,創建質量保障體系,運用合同管理法對井下作業質量進行全面管理,提升井下作業質量。
總結:
油田企業通過運用數據統計法對井下作業質量進行分析,總結井下作業過程工序返工、井返工、事故井工程的形成原因,充分認識到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境、制度對井下作業質量的影響,結合本企業的實際井下作業情況,從不同影響因素入手,制定與之相對應的解決對策,進而提升井下作業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天聰,蘇光林,黃強.利用數據統計方法提升井下作業質量[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9,35(03):10-14.
[2]韓霜.基于數據挖掘的井下作業人員監測信息的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3]潘成鵬.勝利油田井下作業公司QHSE管理體系及其績效評價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