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隨著中職藝術教育這一板塊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平面設計這一部分的教學又有了新的要求,新時代的平面設計課程需要在原本的理論教學上加入動手能力以及學會了解市場與分析市場的能力,打造學生的審美基礎課,培養學生更好的動手能力以及擁有明銳的洞察力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會從不同方面去了解市場,設計有靈魂的形象,創造有深度的作品,成為一個合格的設計工作者。
關鍵詞:思維;捕捉;鑒賞
一中職學校平面設計創造性教學存在的問題
1采用灌輸式教學。長期讓學生依樣畫葫蘆的完成作業的這種教學方式,其實是對學生天性的破環,扼殺學生的天性。在接受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后,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有更多的想法。采取發散性思維教學,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相出方案,解決方案,使學生變成主體,教師作為輔導。
2上課模式僅限于課堂。學生上課的地點主要是教室,完成作業的形式主要是電腦軟件,缺少實際的動手,攝影采風,資料收集,后期印刷,工藝疊加這幾個部分完全脫離。導致學生無法判斷軟件做出來的作品是否具有可行性,前期設想是否能符合實際印刷制作。將其他環節的工作減化掉的后果,就是作品變得理想化,缺乏實際理論來支撐。呈現出來的作品十分主觀,對于是否符合客戶需求,是否符合市場要求,學生全然不知。
3缺少敏銳的洞察力。平面設計師需要具備明銳的洞察力,需要學會關注社會時事,了解社會熱點,創作出來的東西才能與時俱進。現在的設計具有多種表現形式,為了適應新的社會條件,新的媒體需求,也要求我們學生的思想必須與時俱進。中職學校雖然不是封閉式學校,但是教學資源有限,學生除了在課堂可以使用電腦之外,課余時間一般都無法使用電腦上網,部分學生習慣使用移動設備,例如手機上網的,就算自己能夠了解社會時事,但是不懂得如何提煉與整合這些新聞,缺乏捕捉詞匯,捕捉亮點的能力。
二針對中職學校平面設計創造性教學問題的對策研究
1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學生在學習設計上,肯定會遇到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實際軟件操作,二是思想思維上的。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適當的提供合適的答案,但是大部分時候,我們還是應當給他們提供一個思路,一個解決方法的思路。例如我們在上“包裝設計”這一課的時候,我們應當讓學生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產品,多聽取學生的想法,根據學生的思路陪伴他一起制定屬于他自己的一個作品,而不是通過讓學生模仿教師做一個作品來結束這個課程。學生需要有一個思考的過程,每一個學生的想法都是獨一無二的,引導他進行思考,讓學生自己提出方案,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這個過程跟學生做出作品的這個結果同樣需要得到重視。鼓勵他們擁有不同的想法,鼓勵他們想出更多的解決方案,鼓勵他們選擇更優的方式去達到自己要的結果。
2走出課堂,采風收集,后期跟進。在課堂學習的東西總是比較單一,如果想創造一個好的作品,更多時候還是要了解我們創作的這個作品的意義是什么,這個時候,就避免不了采風考察這部分,這部分正是教室課堂無法完成的。正如我們想要為一家百年餐飲店重新設計品牌LOGO,以及這些周邊廣告,那么我們就要進行實地的考察,離開課堂去到這個百年老店里,了解老店歷史,故事,拍攝,紀錄,了解開店至今一些重要的故事,以及明白百年老店的定位,這個老店之后要走什么路線。這部分都是前期需要經行實地考察。那么設計的后期,我們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設計作品的工藝,進入紙廠,印刷廠,了解工藝疊加,好的制作工藝可以給設計作品加分。這部分也是課堂無法完成的,需要實地走訪各類工廠,認真研究對比,才能選出適合自己作品的工藝。為服務對象進行形象設計或者是宣傳設計,都要對此對象有一個很透徹的了解,然后經過對素材的不斷分類,對比,挑選,我們才能選擇出最合適的廣告形式或者是設計方案。
3有效上網,學會捕捉,提高鑒賞能力。學生應該有效上網,學會關注熱點,提取有效的文字關鍵詞,抓住時機,懂得制作各種熱點新聞海報。當然這一部分學生沒有辦法一步到位,還需要一個過程,老師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引導學生提取重點字眼,安排創作熱點新聞的海報,讓學生時刻跟上社會的步伐。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學會辨別,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在提取熱點的時候,學會取舍,只提取“美”的部分。那么在這個鑒賞能力的學習上,還是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平時作品的解析,定期優秀作品的欣賞,不同風格設計的學習,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中職生平面設計的教學形式其實豐富多彩,除了希望學生有開拓的思維以及良好的動手能力之外其實還是需要老師帶領學生從各個方面去體驗平面設計這一課的魅力,課堂學習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走出課堂,從不同領域去感受平面設計的魅力是中職平面設計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當然設計者在創作的過程中的所有的行為都是服務于作品,無論是教師的引導還是學生的自主思考,無論是前期考察或者是后期的想法,無論是來源于平時的積累還是跟風當下流行話題,都只是一個形式與過程。對于中職生的平面設計教學,我們還是要緊跟時代,科技與文化的發展,不斷的改革創新,不要拘泥于一個想法,一間教室,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