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推行后,高職英語教學逐漸由以成績為教學目標轉變為以培養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正確的情感價值觀有利于高職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本文簡要闡述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作用,進一步探究何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
【關鍵詞】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情感教育
【作者簡介】連瑾(1984.04-),女,漢族,甘肅武威人,甘肅鋼鐵職業技術學院,研究生,中級,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價值,在高職英語閱讀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提升英語閱讀的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更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價值,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焦慮,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作為學習主體的價值。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建特定的英語閱讀教學情境,增強師生情感互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融入課堂教學中,鼓勵并幫助學生建立良好英語學習體系。
一、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教學是指在教學的時候,不僅要利用認知因素,更要注重情感因素的影響,以此提高教學效果。情感因素對于是學生的影響至關重要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指出了“樂學”這一觀點。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他認為學習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主動地事,近代的許多教育家如周樹人、蔡元培等也都提倡啟發教學。灌輸式教學容易引發學生的許多負面情感,比如焦慮、抵觸、松懈、失落等,這會大大降低學生的情緒,進一步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甚至拒絕與教師溝通,并最終嚴重影響到英語學習。所以,必須要重視情感培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然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下介紹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作用:
1.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引導學生認真思考課堂問題,探究英語閱讀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2.減輕高職學生對英語的焦慮狀態。一般情況下,現代英語學習是從幼兒園或者小學階段開始的,雖然外語啟蒙時間較早,但缺乏語言環境支持,導致高職學生在英語閱讀的學習中容易產生焦慮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學習障礙,降低了學習效率。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肯定學生目前學習成果和學習方式,在肯定的基礎上合理提出建議,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緊張狀態,減輕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焦慮,為學生日后在英語領域的發展奠定基礎。
3.充分尊重并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新課改”推行后,各學科教師積極響應新的教學理念,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觀念,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以理性與感性交互的方式與學生溝通,提升與學生換位思考的意識,充分尊重并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富有情感教育的英語課堂,能夠有效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主動發揮英語閱讀課堂中的學習主體地位。
二、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途徑
1.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推行情感教學。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教師首先要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推行情感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準確接收教師發出的情感信號,引起強烈情感體驗。在營造課堂氛圍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保持熱情飽滿的狀態,用真誠、熱情的情感感染學生的情緒,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肯定學生的學習行為,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釋放,實現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舉個例子,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明確本節課主題,為學生確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如:通過閱讀原文學習用形容詞描述親人外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后要注意課堂氛圍的創建與維護,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播放一段描述家人外貌的自白,或是包含對他人外貌描述部分的英語視頻,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好玩心理,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后,教師要將教材內容與課件視頻相結合,讓學生以視頻中人物的語氣朗讀課文,由教師引導學習并理解本節課的英語閱讀知識。在這種秦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通過看、聽、說的學習過程對英語知識產生明確認知,有利于學生對英語閱讀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2.創建英語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興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教師要注意給學生營造特定的英語閱讀課堂情境,讓學生置身于閱讀情境中,對閱讀內容產生真切體驗,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比如:教師首先要根據教材內容選定情境,若本章節的閱讀內容是地理知識,教師就可以選擇國家地理雜志配圖,或是相關地理游覽視頻,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并讓學生認真觀看視頻,通過或跌巒起伏、或郁郁蔥蔥的豐富地貌引起學生的情感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本節課閱讀教學中;然后教師要在學生觀看時注意引導,在看到泰晤士河的畫面時可以暫停播放,給學生進行教學延伸,讓學生記錄下“泰晤士河:Thames river”,并講解相關知識,延伸到“河流沉積物:river sediment”的英語講解,之后再繼續播放視頻;最后教師要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延伸知識進行總結,提出類似“關于地理方面的英語文章應如何閱讀”的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對本節課過程進行回憶,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教材內容與創建情境手段之間的結合,切忌偏離教材內容。
3.與學生進行情感互動交流,構建和諧課堂。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教師除了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建英語閱讀教學情境,還要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互動交流,通過良好的溝通、交流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用正確、合理的思維方式進行英語閱讀的學習。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之間進行交流的基礎,需要通過課堂的教學活動漸漸形成。要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把教學的中心從自己變為學生,根據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從指導者變為促進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更多的資源,使學生知道如何去去學習并多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其次,教師應當尊重并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聽取解答學生的問題,特別是基礎薄弱的學生,更應當給予寬容和鼓勵,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最后,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己,韓愈曾說“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在這個信息量日益龐大的時代,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完善自己,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
三、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具體滲透環節
在英語閱讀的教學中,大致分為讀前讀中以及讀后三個階段,教師應當在每個階段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幫助他們充分投入到閱讀當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1.課前環節。如何開始每一堂課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環節的,教師如果能夠快速的把學生帶入到課堂當中,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將會事半功倍。這時需要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最快的投入課堂,可以通過導入一系列學生感興趣或者與學生生活密不可分的話題和活動來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從而讓學生順其自然的參與進來,變為學習的動機。
2.讀中環節。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多與因利是導,多設置貼近學生生活和興趣的開放性問題,并以提問交流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這樣可以活躍氣氛,與學生產生共鳴,使更多的學生參與當中,還能增加自己的親和力,使學生更愿意與教師溝通,也可以通過補充一些其他有趣的材料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更加快樂的投入到閱讀當中。
3.讀后環節。在閱讀一篇文章后,要讓學生討論一些與文章息息相關的問題,這樣可以鞏固文章中涉及到的單詞、語法、句型,并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討論的問題不能流于形式,必須要能激發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這樣的討論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小結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現代英語閱讀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語教師要想在教學過程中充你發揮情感教育的價值,就要不斷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增強職業技能,通過科學合理的教材安排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拓展學生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許多.閱讀策略對高職英語專業學生閱讀成績的影響路徑研究 ——基于認知與元認知、社交/情感策略的交互作用[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5,14(6):32-37,60.
[2]鄭春伶.任務驅動下的情感教學在高職英語公外閱讀中的探析[J].科學時代,2014(17):216-219.
[3]王福英.論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情感因素[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8):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