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的應用愈發廣泛,世界上幾乎有近4億人,將英語作為母語。一些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也都是以英語的形式呈現。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主,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興趣愛好,日常的交流,更是與專業課同等重要的一門技術。高職英語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實行改革創新更是勢在必行,進而基于職業目標實現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不斷完善。在新時代的視角下,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模式處于不斷探索和實踐中,有積極向上的一面,同樣也有現實問題的困擾。本文深層次剖析了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提出探索創新方案。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探索
【作者簡介】魏凌巖(1980.07-),女,蒙古族,內蒙古赤峰人,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及研究。
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在我國,高職英語教學南北方差異是較大的,南方學生基礎相對于北方學生基礎會稍好一些,高職英語教學呈現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態勢,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也加大了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難度。首先,從語言環境上,學生學習英語并不像認知漢語一樣與生俱來,很少有學生從牙牙學語時是開始學習英語,有的人甚至從初一才開始接觸英語,這是我國英語水平發展滯后的一個重要根源。其次,家長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未能抓住孩子關鍵年齡段重要記憶時刻,認知時刻以及思維敏感時刻,未能給孩子打下一個學習英語的良好基礎,以至于英語學習興趣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來激發和培養。
高職院校的學生成績基礎與普通高校存在差距,有的學生甚至音標,語法都沒有過關,學習英語的壓力更是倍增。英語課堂依然是以筆記式為主。教師以傳遞英語理論知識為核心,在課堂上占據了大量的時間讓學生去背單詞和聽寫。學生對于英語詞匯爛熟于心,但依舊是啞巴式英語,在語言情景環境下,不能夠學以致用。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英語課堂是容器,內容不斷填充,課上是吸收時間,但消化要留到業余。而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來講,完全不能理解老師所講內容。由此可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需要不斷探索創新模式,助力高職英語教學的長遠發展。
二、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及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教育部的相關文件規定表明,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的定位是面向社會生產的最前線,培養出基礎知識扎實,專業知識強硬,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英語交流順暢自如的全方位、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高職英語教育重點凸出高職學院的特色,契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能夠閱讀并翻譯英文資料。比如從事國際貿易專業,擬定合同,信函等等。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在于擴展學生的詞匯量,鍛煉到學生的口語,聽力等綜合英語能力。同時,通過高職創新英語教學,教會學生使用網絡和圖書館資源,以便以后的自主學習和業務素養的提升。堅持實用為先的原則,在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革故鼎新。
三、高職英語教學創新模式探索
1.撰寫適合高職院校的英語教材。編制符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的英語教材,側重于就業。在原有教材基礎上優化升級,教材的內容設置面向學生的需求,征集學生意見,一起邀請社會上的教育專家,高職院校優秀畢業生一起參與教材的修訂。制定英語角期刊,分享英語小故事,名言警句,以及工作溝通上的一些技巧。突破傳統教材編制的局限,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教材內容立足于實踐,可以精簡、調整基礎課,然后在教學中引入ESP課程,此課程要以滿足學生的需求而設計,教學內容與行業和具體的專業密相關,他的關鍵在于要分析和滿足不同學習者的不同需要,具有比通用英語更為明確的目的性。
2.培養專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提高英語教師選拔門檻,強化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技能,組織英語教師的定期培訓學習,開展英語專業講座,實行校企融合機制,組織教師去企業一線感受英語交流氛圍,豐富學生課堂,拓展英語知識領域。
3.轉變英語課堂的教學理念。傳統的高職英語課堂教育思想是以教師為核心,創新英語課堂的首要任務是將課堂主動權盡可能地交與學生。重點關注學生喜歡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導,開啟教師輔助性教學的模式。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英語課堂活動,劃分小組,積極進行英語課堂的交流討論,鼓勵每位學生的積極參與,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
4.采用多媒體創新教學的模式。將互聯網技術與高職英語教學相結合,以多媒體設備為載體,使高職英語教學趨于多元化。打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聽說讀寫能力,可采用播放原聲影片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之中,感受如何發音。制作ppt教學課件,提供語音室,供學生練習英語。以多媒體設備為媒介,為學生答疑解惑,改進教學方法,是高職英語課堂更有針對性和側重點,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英語這門語言。
5.高職英語教學以就業為導向。強化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創新”意識。從企業實際崗位需求出發,培養復合型,開放型,創新型,以及應用型英語人才。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想象力。建立校企聯合制度,以培養企業型應用人才為導向,根據企業的需要,酌情改變修訂課程,注重對學生實操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對行業英語狀況進行調研,使高職英語教學更具有就業傾向。
四、結論
隨著教育理念的深入,高職教育備受社會矚目。而英語水平作為一項重要的人才考核指標,起到了提升職業技術能力,增強職場競爭力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將英語教育模式的創新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玉強.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模式與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職業時空,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