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麗
摘要: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已經有所革新。對于教師而言,在課上不光要重視學生的智力因素,同時也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為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奠定扎實的基礎。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非智力因素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培養對策,以期為今后開展相關工作提供寶貴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非智力因素;課堂教學;作用
一、非智力因素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動力作用。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小學生本身就活潑好動,不具備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且對于枯燥的課堂學習缺乏足夠的動力。非智力因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小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激勵動力,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期間,在教師引導與激勵下提高自身的學習動力,為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與此同時,非智力因素能夠引導學生樹立符合自身實際需求的目標,在這一目標驅動下,學生會將外在的驅動力內化,實現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
2.調節作用。通過將非智力因素進行靈活運用,能夠起到一定的調節課堂的作用。對于小學生而言,所有的學習都是建立在學習興趣之上,而數學教師也應該重視這一點,在課上不光要采取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同時也要盡可能地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構建一個適合學習的課堂教學環境,幫助學生自然地融入課堂,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3.鞏固作用。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下,課堂教學中學生智力上的不足可以彌補,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能夠起到一定的鞏固作用。不僅如此,非智力因素還能夠更進一步鞏固小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可以與教師在課上處于一種平等地位,對于改善師生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活躍學生思維,減少學生本身因智力因素給學習造成的負面影響。
4.彌補作用。通常情況下,對于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學生往往會存在困惑、厭倦的心態,而受這種思維的影響,學生對于知識的思考能力與學習能力就會有所下降。通過合理運用非智力因素,可以使課堂教學更為輕松,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也能夠有效溝通,構建起一個活躍、開放、多元高效的數學課堂,彌補原有學生智力因素為學習帶來的阻礙。
二、在數學課上培養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對策
從上述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小學課堂教學中非智力影響因素對于學生學習知識的影響是十分直接的,數學教師也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數學教學進行完善,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首先,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學生在豐富、多樣、活躍的課堂教學中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減少學生本身對于學習的排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課上予以學生正確的引導,并教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借助課下布置作業的機會,將一些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數學題目融入其中,并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自覺檢查、自覺反思等習慣,為學生更好地學習、鞏固數學知識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主要作用體現在動力作用、調節作用、鞏固作用、彌補作用幾個方面。為了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豐富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等方式來加以有效培養,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成績。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王永.非智力因素在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作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5(27).
[2]周筱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教師,20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