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翀 謝清

摘要:大學生創業是高校擴招背景下,改善就業情況,實現國家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從大學生創業的實際情況入手,總結羅列其重要影響因素,并以心理資本為契入點,探究高職院校畢業生創業意識、創業能力提升的途徑,從而對高職大學生創業進行科學引導。
關鍵詞:心理資本 高職學生 創業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9)03(a)-250-02
隨著經濟和時代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開始普及,高校通過擴招為更多人的“大學夢”,實現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伴隨高校擴招,大學畢業人數也迅速增加,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也開始凸顯?;诖吮尘埃瑖夜膭畲髮W生以“創業帶動就業”,不僅解決本人的就業問題,還可以提供新的工作崗位,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長期而穩定的驅力。黨的十八大就指出要貫徹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做好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創業工作;《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關于對從事個體經營的下崗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實行收費優惠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的出臺,也在政策上倡導、扶持大學生創業。因此.做好大學生創業的指導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率及成功率,不僅是響應國家的號召,也是時代發展的迫切需求。
1 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影響因素
目前國內外關于大學生創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包括:大學生的創業現狀、影響因素及創業途徑?;谖覈髮W生創業的現狀可以概括為“一高兩低”:創業意向高,實踐率低,成功率更低。周秋江(2008)研究得出高職學生的創業意向為64%,本科學生的創業意向為34%,但實際創業學生比例卻較低。黃敬寶(2010)對北京大學生的創業情況進行統計發現進行創業實踐的占有創業意向人群的2 .49%,僅占總樣本數的0.76%,王建英(2013)調查發現自主創業比例為2.3%。一項基于創業失敗者的調查(單曉瓊,2015)發現,57.8%的受調查者認為創業決策失誤對他們在創業失敗有很大的影響,而仲爽(2012)等人則指出創業者的承壓能力、創造力、職業經歷都會影響其創業時的決策。周建新(2009)的研究顯示大學生創業一半以上有少量盈利,1/3的盈虧持平,同時還有七成以上創業者對盈利現狀不滿,整體上來講盈利能力弱。國外大學生創業項目相對成熟,如美國表現最優秀的50家高新技術公司中,46家出于麻省理工大學的創業計劃大賽。據麻省理工大學1999年統計,該校畢業生已經創辦了4000家公司,僅1994年這些公司就雇傭了110萬人,創造了23220億美元的銷售額(鄧漢慧,2008)。
大學生創業的影響因素,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外部因素。創業者個人背景及創業者的心理行為特征影響因素。外部因素方面Meek(2010),Falck(2010)等多位研究者都發現社會行為規范、制度環境和社會資本對創業意識的影響是顯著的,Brancu(2010)等人發現國家制度和文化對創業動機有顯著影響。個人背景方面,國內外多項研究都指出大學生如果有家族企業背景對其創業意識的有積極影響(Zellweger,2011/Castiglione,2013);大學生自身的工作經歷反而對其創業意識有消極影響(Kuckertz,2010);大量國內學者研究得出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是積極的。創業者的心理行為特征上,高靜(2014)認為個體對“風險的承擔力”“積極的態度”等特質是影響大學生創業傾向的重要因素;Fiet(2000)也學生對創業要更自信,態度更積極,才能保證學生能將創業付諸行動;宋婧杰(2017)的研究發現創業大學生心理韌性水平顯著高于非創業大學生。
2 心理資本與創業就業的關系
Luthans(2008)把心理資本定義為:“個體的一種積極的心理發展狀態,并且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效能:有信心接受挑戰性的任務,并經過必要的努力能夠成功;(2)樂觀:無論現在還是未來,對于成功都有積極的歸因;(3)希望:堅定不移地指向目標,為了取得成功,必要時重新設定努力方向;(4)韌性:能夠從困難和逆境中,快速回彈或恢復過來。
程聰(2015)認為創業者心理資本能夠顯著促進創業活動的展開,周媛媛(2016)指出心理資本是促進創業者個體能力增長、提升創業績效的心理資源,不同階段各維度作用不同。不少研究者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大學生心理資本與創業意向總體上成正相關,心理資本作為整體對創業意向的預測力要高于單個因子(柯江林,2013/趙倩,2018),另有研究發現心理資本中的效能、韌性、樂觀對大學生創業意向有正面影響(彭偉,2014)。
心理資本是一種“可開發”的積極心理能力,它是繼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之后被學者認為最重要的個體競爭力量來源(Luthans,2004),Luthans(2007),開發了心理資本的微干預模型(PCI模型),如圖1所示。
基于此,不少研究者基于心理資本的理論背景進行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夏海燕(2017)指出大學生的心理資本可以通過心理支持得到提高,進一步影響大學生創業者的認知模式,可以緩解其緊張、提高其社會適應力。吳晏(2014)提出四條創業教育建議,提升高職生心理資本,包括做好生涯規劃、引導正確歸因、加強實踐體驗、提升職業效能感、尋求社會支持規避風險。
3 基于心理資本視角下高職學生創業能力提升路徑
心理資本作為影響創業的重要心理特征,其“可開發”的特點,可以作為提升畢業生成功創業的有效途徑,通過效能、希望、樂觀、韌性四個維度對大學生創業產生影響。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現狀不容樂觀,而高職學生與本科學生各有自身特點,在教育、引導上側重點并不相同。同時,心理資本的不同維度在創業的不同階段貢獻率各不相同,因而在創業教育的訓練上也應分階段加強。在創業準備階段效能、樂觀起主要作用,創業初期希望起主要作用,在創業中期韌性起主要,創業穩定期樂觀、效能起主要作用。
創業準備階段,高職院校應通過創業宣傳、創業體驗通過提升效能與樂觀兩個維度培養學生創業意愿與創業能力。高職學生創業意向高,一項針對高職學生的調研中顯示(胡劍虹,2016)有近七成的學生表示有意向,但成功創業的學生寥寥無幾。高職學生的專業設置通常有明確對口的行業,其教育訓練有很強的專業性,因而通識教育會相對缺乏,理論知識能力薄弱,在創業方面存在創新不足、綜合能力欠佳的問題。高職院校應該設置系統的創業課程、改革課程體系,結合創業所需的共通能力以及學生自身的專業特色,進行創業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對成功創業典型的宣傳形成榜樣引領、配合創業理論激發學生的創業意向,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業模擬大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成功體驗,提高學生的效能,幫助學生將意向轉為行為。
創業初期階段,高職院校應有系統的創業知識教育,為學生提供創業相關政策制度說明以及創業能力訓練,通過提升希望轉化學生的創業行為。設定具體的創業目標,創業方案,將創業意向落實到實踐中,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為創業大學生提供政策、場地、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在降低風險把控的同時再次強化創業教育,通過對創業目標與路徑的設計、執行障礙設計提高學生的希望,幫助學生將創業由想法變為行為。
創業中期階段,學生一般已離開校園,學生所接觸的環境變得更加復雜與困難,國家應該對高校創業學生提供政策性的扶持,協助優秀創業人員度過創業瓶頸階段,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校友會等及時對學生進行政策宣傳,交流創業情況,便與其梳理其自身資源、回避風險,進而調整具體的策略和過程,增強其韌性,將創業孵化項目平穩過渡為能夠長期、穩定盈利的成功項目。
創業后期階段,需要對已經穩定的項目進行改革、創新、升級,相當于進入新一輪創業準備。創業者需要有較高的創業意愿及創業能力,這需要創業者對行業的發展趨勢、社會需求有即使準確的把控,在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廣泛的知識背景可以讓創業者更容易找到創新點。而高職學生跨學科背景知識相對較弱的情況就會成為其創業后勁不足的影響因素,在學校教育階段,要培養T型人才,強調學生專業的同時,要重視通識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態度,助力成功創業。
參考文獻
[l] Fiet, J.O.“The pedagogical side of entrepreneurshiptheor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16).
[2] Luthans, Brace J.,James B.,Steven M. Norman.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psychology, 2007(60).
[3] Luthans.,“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I:Beyond humanand social capital”[J].Business
Horizons, 2004, 47(1).
[4] Meek W.R..Pacheco D.F..York J.G,The impact ofSocial nelson entrepreneurial action:Evidence from theenvironmental entrepreneurship context[J]. Journal ofBusiness V entering, 2010, 25(5).
[5]胡劍虹.高職生自主創業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以常州高職園區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6(6).
[6]吳晏,王會珍.心理資本視野下高職院校就業教育探索[J].職教論壇,2014(14).
[7]夏海燕.大學生創業者心理支持體系的社會建構研究[J].江蘇高教,2017(3).
[8]彭偉,張宏如,王燕.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2).
[9]程聰.創業者心理資本與創業績效:混合模型的檢驗[J].科研管理,2015(10)。
[10]高靜,賀昌政,劉嬌.基于SEM模型的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因素研究——來自重慶的實數據[J].教育發展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