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黎明
【摘 ?要】目的:關于護患溝通應用在門診護理工作當中的效果探究。方法:選擇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來我院門診部進行治療的21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來我院門診部進行治療的21例患者特別對照組,兩組患者分別配合規范化護患溝通和常規的護患溝通手段,比較不同護患溝通的效果。結果:對兩組患者經過不同干預,以后的平均就診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表現比對照組明顯更優,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結論:在門診護理的時候通過規范化護患溝通手段的應用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的就診時間,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患溝通;門診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16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5-0196-02
門診室對患者進行治療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場所,在對患者進行干預的時候要重視對患者進行門診治療時所提供的護理服務。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現實當中存在一定的障礙,這也導致相關的門診護理不能有效落實到實處,導致護患護理溝通當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1]。良好的溝通能夠有效促進護士與患者的良好人際關系的確立,同時也對于門診部的護理服務和衛生指導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依據。本文針對于此主要分析將護患溝通應用在門診護理中的效果,同時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來我院門診部進行治療的21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來我院門診部進行治療的21例患者特別對照組,確保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的一致性,以方便分組對照研究。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對照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1例,卡方=0.0952,Z=0.3049,P=0.7605;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大69歲,年齡最小24歲,年齡平均為(42.56±13.05)歲,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大71歲,年齡最小23歲,年齡平均為(43.55±14.31)歲,t=0.2343,P=0.8160。兩組患者均為我院門診部收治的患者,采用統計學方法檢驗兩組患者的臨床一般資料,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進行臨床護理的過程中為所有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手段進行門診的干預和指導。觀察組選擇采用規范化的護患溝通方式進行干預,具體方案從如下幾點進行:
①掛號就診:當患者在門診掛號就診以后,除了在臺內常規值班的護士對患者接診以外,也應安排機動人員對患者情況進行觀察和評價。而對于排隊等候就診的患者,應進行主動的詢問,了解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程度,對于病情適當嚴重的患者,需要安排綠色通道進行就診。
②儀表舉止:與患者進行溝通的時候,護士需要注重自己的儀表和儀態,能夠做到文明的舉止,對患者的接待要熱情,能夠積極的回答患者的問題,盡可能的幫助患者解決不良的疑問和困惑,使患者能夠安心,同時爭取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③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積極主動溝通的時候,要注意恰當的溝通技巧的應用,溝通的過程中應注意人稱和敬語的使用,能夠確保患者感受到來自于更多的人文關懷。也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采取不同的方式來進行語言組織,可通過患者能夠理解的簡單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答疑解惑[2]。
④辯證溝通:對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應注意個體性的差異,門診有時也會接診一些難以溝通的特殊患者,比如聾啞人、盲人、精神類病癥患者等。在此時應保證有良好的服務態度,同時也要選擇專業的溝通方法和患者進行溝通,以便于了解患者的溝通需求,同時也要爭取專業人士的輔助,以便更好對患者進行相關的治療。
⑤確保溝通質量:因為門診的就診過程相對較為復雜,而在治療的過程中所涉及疾病也比較廣泛,內容也包括問診、分診和相關的治療等,幾乎每一個環節的醫護人員和患者都需要進行相關的溝通,這也使得溝通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護士在進行與患者溝通的時候,要盡可能的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幫助,積極主動的為患者進行相關的干預指導。
1.3觀察指標
對本文兩組患者經過不同護理以后的平均就診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統計并做出比較。滿意度評分選擇自制的量表進行調查,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滿意度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采用IBM 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的數據、資料和標本等進行統計學檢驗與分析驗證。文中的計量資料主要以平均數±標準差( )的方式為主要表達方式進行表示,同時采用t值對所有的計量值進行檢驗;所有的計數資料選擇以自然數/百分數(n/%)為主要的表達方式進行表示,并且以卡方值( )對所有的計數值進行檢驗;等級資料的檢驗以Z值為主要表達方式進行表示,并且采用秩和檢驗與Ridit分析的方法進行驗證性分析;足間差異比較以P<0.05為表達方式,說明數據之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患者經過不同干預,以后的平均就診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表現比對照組明顯更優,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性。兩組患者的平均就診時間和滿意度相見表1。
3 結論
門診對于醫院的醫療活動而言是較為重要的構成,門診也是最早和患者建立溝通與聯系的一個主要的部門。門診服務質量會直接對患者對醫院的整體印象和信任程度產生影響,所以應該在進行治療的時候,不斷強調提升患者在進行就醫的時候的門診護理服務和溝通的質量。通過和相關文獻報道結合而看出,本文通過規范化的護理溝通技巧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升護患之間的聯系,通過護士為患者積極主動的提供相關的護理指導工作,有效提升了患者對醫院的信任感,這樣能夠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有效的縮短了患者平均就診時間,也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對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在門診護理的時候通過規范化護患溝通手段的應用,能夠有效的縮短患者的就診時間,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沈陽.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名醫,2019(07):228.
[2]陳竹林.護患溝通在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6):296+303.
[3]王林.護患溝通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