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金
摘 ?要:小學數學學科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其中學習數學學科抽象性、思維性要極強。同時,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對知識的攝入有極高的要求,導致學生學起來也有難度。為了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就要打破曾經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教師重要關注的教學思想。針對小學數學,讓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和興趣養成,教師就要用積極有效的方法開展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
小學學習是整個學習過程中打基礎的階段,那么數學學科在小學期間是尤為重要的學科。學習好小學數學不僅是為了以后初中高中數學打基礎,更是為了以后的實踐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提高有效性呢?這就要求教師要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制定有效的、新穎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使得數學教學效果發揮極致。
一、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
在課堂中為了讓學生更快的投入狀態去聽講、更好的對本節課產生興趣,就需要教師的方式方法,情景教學就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式。在講解前設定一個情景,將情景和本節學習內容完美結合。教師用自身的情感投入去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達到更好知識傳遞。將情景教學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讓數學知識更鮮明、生動、有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著重運用情景教學,讓學生課堂中情感投入、感官參與,從而達到有活力的課堂。
例: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這一課程時,就運用的情景帶入的教學,課程開始時,以一段動畫視頻的呈現,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視頻的大概內容是:阿凡提是一個賣地毯的,一天他遇到一個吝嗇的財主,便問阿凡提的地毯怎么賣。阿凡提閑來無事便想戲弄一下財主,阿凡提隨口便說:“我的地毯有長方形和正方形這兩塊,如若你能猜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哪塊的面積大,我就把這兩塊地毯都送給你。如若你沒有猜對,那么你就要雙倍的價格來買我的地毯。”財主并沒有思考,自信地說:“長方形的一定比正方形的大。”阿凡提隨即便說:“你的答案是錯誤的。”視頻到此埋下伏筆結束,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和求知欲望。教師趁熱打鐵,由此提問學生,阿凡提為什么說財主的答案是錯誤的?大家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哪塊的面積大?如何比較的呢?學生沉浸視頻故事,急于思考正確答案,借此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展開教學講解。多媒體的運用是讓學生直觀、快速的進入教學情景,提高興趣,學生的感官體驗、情感投入,巧妙的用動畫故事讓學生產生思考從而帶入真正的教學思想。
二、生活化教學,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
都說實踐是檢驗學習的最好方法,所有的課堂學習,都是實踐學習的重要前提,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中,都是會用到數學學科知識的。一切數學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本能又會利用數學知識,所以生活與數學學習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關的。這就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更是我們對求知數學知識的渴望。對此,教師在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時,可以將教材內容與生活相結合。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更是將復雜的數學知識簡單易懂地體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學習數學知識。
例:在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有初步的了解和熟悉,教師首先對學生普及了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理論知識。針對小數結合實際生活,在超市的商品價格上有更多的體現,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商品圖片,并讓學生尋找哪個商品的價格是小數。大家踴躍舉手回答,借此學生對小數有了深刻的了解。趁熱打鐵,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小數的印象并學習小數的加法和減法,老師借用學生文具當做商品,將每個商品貼上價格,并找兩位同學到講臺上分別扮演賣家和買家。在買賣多個商品過程中,學生利用到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知識。學生對于這種有趣的活動都會踴躍報名、積極參加。以上便是對數學知識和生活相結合,不僅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感、價值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三、深入探究,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主要由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種模式久而久之讓學生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只聽不思考的習慣。教師的主導授課,慢慢會讓學生喪失思考,木訥接受,從而不能主動思考,不利于學生的思維開發,同時也讓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欲望。對于這一問題,小學數學教師要針對新課改內容去落實實施,課堂中要體現學生價值,成為教學主體。教師用引導的身份讓學生主動思考,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多邊形的面積”的課程中,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多邊形的面積,以及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面積的關系,并不是教師教學,讓學生死記硬背公式,教師運用了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動手。給每個學生提供兩個面積相同的長方形硬紙板,讓學生自己動手剪一剪、拼一拼,自主探究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的面積之間關系。學生對于這種動手手工制作比較感興趣,不僅提高學生參與感,更是通過動手操作,了解這兩種圖形面積關系以及他們公式的由來,加深公式印象。為此,探究式教學不僅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還加深知識記憶,有效學習。
結束語:
總而言之,除此之外,提高教學有效性還有很多方式。這還需要教師針對學科特性,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探究。針對小學數學這一重要學科,更要從其知識特點出發,積極探究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開展教學活動,為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少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9(10):76.
[2]楊大海.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136.
[3]盧善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