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3月29日,由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廣州市花都區教育局、廣州市花都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2019年研學旅行創新教育模式發布會暨全國研學旅行行業聯盟成立大會在廣州花都區舉行。來自全國教育、旅游、研學等相關行業單位和機構相聚在人才輩出的黃岡中學廣州學校,近千人參加了此次大會。
本次大會貫徹落實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廣東省教育廳等12部門下發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要開展青少年研學旅行合作,共建一批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的文件精神,本著“創新、橫貫、融合”的理念,探索新時期研學旅行教育的新模式,開啟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素質教育4.0時代。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深入發展,以“X+X”為表現形式的跨界融合成為時下非常熱門的話題。其中,研學旅行便是“教育+旅游”的產物之一。
研學旅行極大拓展了教育的空間,打破以學校為單一場所的教育環境,使教育走出學校的圍墻,讓教學不再局限于教室之內,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紅色資源、文化資源、科技資源、國防資源和博物館、工礦企業、知名院校等企事業資源的育人功能,做好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的有效銜接,為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豐富的活動載體。
會上,花都區教育局副局長董傳輝介紹了《花都區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標準》;花都區教育局局長張克彬和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秘書長賈永煒共同為“花都區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發展指導中心”揭牌;花都區教育局主任督學王紅霞女士介紹了花都區研學旅行創新教育模式。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協同來自北京、香港、江蘇、廈門、河南、包頭等十余個省市的兄弟研學旅行協會,共同發起成立全國研學旅行行業聯盟。經全國研學旅行行業聯盟研究決定,將聯手花都區政府共同打造“花都區”為全國研學旅行行業聯盟高峰論壇永久會址地。
廣東省教育廳關工委主任、原廣東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玉學指出,成立全國研學旅行行業聯盟在中國是首創之舉。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產業發展處副處長林之達指出,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是廣東研學旅行的排頭兵,從成立之初,就矢志于研學旅行行業,大力深化研學旅行創新,引領南方研學旅行創新發展,為廣東創建教育強省,建立南方高地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吳穎民,從高位思考,對新時代背景下《研學旅行在推動教育改革中的價值》談了感想,他指出研學旅行對課程建設、教學改革、評價改革、實踐基地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具有深遠影響。吳校長富有教育情懷的演講感染了現場的嘉賓,啟迪大家對研學旅行教育價值與影響力的思考。
首批全國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評審專家組組長、教育部督導專家、華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部常務副部長王紅教授,從研學旅行課程建設的必要性、研學旅行的課程范式、研學旅行課程實踐三方面對《研學旅行課程范式與實踐》作專業解讀,并提出了“商業與學術并存,育人與育商齊飛”的觀點,深刻詮釋了研學旅行行業具備的學術價值與商業價值。她還強調研學旅行應該有自身的課程范式,推動研學旅行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常態化發展。
來自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育培訓交流中心咨詢科技中心總監陳陸安作了題為《無邊課室與感知學習》的分享,談其對研學旅行所思所想,提出研學五法則,并介紹了國際先進的FAB行程設計方法,拓展了嘉賓們的研學旅行國際化視野。
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副會長、知鴻研學CEO汪冬梅女士分享了研學旅行課程服務的四個階段,細致講解了《研學旅行服務機構如何與學校共建研學課程體系》,她認為研學旅行活動的決策者與實際體驗者不同,所以既要關注學生的感受,也要滿足教育管理者的訴求。
專家預測,在新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新機制的沖擊下,將會有一批新型、有活力的新名校誕生。對研學旅行的聚焦,必定會給人們留下新時代下的新啟示。
(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