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苑

【摘要】學習潛能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源泉。本文結合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實例,談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潛能。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潛能;學習能力;學習效能
數學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潛能。這就要求教師在40分鐘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學效率,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只要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就能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數學教學的實施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活”,即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迸發出智慧的火花;二是“動”,即是生“動”獲得經歷,生“動”生成理解。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踐中的實例,談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潛能。
一、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培養學生的創新潛能
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大膽嘗試,培養學生的創新潛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直覺思想,掌握探究知識方法的手段。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敏銳地發現并抓住學生的思想火花,及時地加以提升,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此,在教學中,不急于把自己的正確解答全部講出來,而是慢慢引導,引導學生觀察并分析;引導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各種解答,學生通過把各種想法都講出來,從而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創新潛能。
從“合作”學習中可以發現,學生在這過程中不僅收獲了所要研究的內容,得出的結論也非常有創意,而且掌握了如何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乃至如何運用、遷移等等,同時學生的成就感也得到充分的滿足。開展合作學習,有利于喚醒學生沒有發揮出來的潛能,實現開發智力的目的,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培養學生的學習潛能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優質率,關鍵還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生和形成的規律,找準每一個教學活動過程中起核心作用的點,將核心點做足、做透,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