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薇冰
【摘要】字詞積累在小學中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基于小學中低年級字詞積累教學現狀與語文核心素養內在要求,筆者論證了課題開展的必要性;筆者再從課堂與課外兩維度出發,探究字詞積累策略,試圖為小學中低年級字詞積累課堂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識字教學;字詞積累;策略
一、小學中低年級識字教學字詞積累必要性
1.小學中低年級字詞積累現狀迫切需要改變
結合小學中低年級字詞積累教學現狀,我們發現其中存在諸多問題。
①字詞積累教學素材單一,學生興趣不高。小學中低年級字詞積累教學素材單一,教師未能挖掘更多素材來引導學生學習,教材是學生字詞獲得的唯一方式,課外讀物被運用于課堂的教學行為少見??菰锏恼n堂字詞學習導致學生學習興趣淡漠,難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字詞的習慣。
②字詞積累教學方式不合理,忽視培養學生字詞積累習慣與字詞積累思維。識字教學課堂上,死記硬背是學生字詞積累的重要形式,教師不能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形成針對性強且完善的字詞積累教學計劃,未能做到結合學生不同特點設定多樣化的字詞教學方式,嚴重地忽視了學生字詞積累習慣與字詞積累思維的培養。
③字詞積累教學重點放在理解字詞上,忽視了學生內涵字詞。許多教師的識字教學課堂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生字詞、理解生字詞,而對于學生字詞積累思維的培養卻鮮有涉及,忽視了學生字詞內化過程的訓練與研究。
小學中低年級識字教學字詞積累現狀嚴峻,急切需要改變,該課題的開展對改變、提高小學中低年級識字教學字詞積累現狀有一定的意義。
2.語文核心素養內在要求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曾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注重語言積累,從而推進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國家提出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由語言的建構、文化的理解、思維的發展和審美的鑒賞四部分組成的,其中語言的建構離不開字詞的積累,思維的發展離不開小學中低年級字詞積累思維的培養。綜上,探究小學中低年級識字教學字詞積累是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內在要求。
二、小學中低年級識字教學字詞積累策略探究
1.課堂探究
(1)豐富課前與課堂字詞積累活動,激發學生字詞積累興趣
單調枯燥的課堂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開展字詞積累教學必須建立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唯有這樣,才能實現字詞積累教學的目標。
①豐富課前交流活動,營造字詞積累氛圍。課前是一個相對輕松的交流時段,教師可基于本班學生識字的具體情況,設計好字詞交流主題與交流形式,學生在交流中不僅能夠內化所學到的字詞,還可以學習其他生字詞,豐富字詞積累量。例如,教師在課前設置了檢驗“日”字的學習情況,通過交流,教師可以把握學生對“日”字的掌握情況,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遷移“日子”“日月”等知識,營造輕松的字詞積累氛圍。
②巧用教學工具,感受字詞的魅力。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識字卡片、實物等教具,多方面展示字詞的魅力。例如,教師在講授“蘋果”這一詞語時,教師便可借助蘋果這一實物進入課堂,引導學生觀察實物,感受蘋果的魅力;又如在學習“休”字時,教師可以借助PPT展示“休”的象形字、篆書等古字體,引導學生觀察它的字形與字義的關系,感受其魅力的同時還培養了他們字詞積累思維。
(2)調動學生的聽說讀寫,引導學生掌握字詞積累方法
字詞積累的教學重點應該是引導學生掌握字詞積累方法。字詞積累方法多樣。教師在字詞積累教學時,注重調動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幫助學生從多種感官掌握字詞。我們將這些方法界定為傾聽積累法、訴說積累法、誦讀積累法、習作積累法這四類。在課堂教師講授字詞時,訓練學生傾聽字詞的積累能力與誦讀字詞積累能力(聽讀、自讀、齊讀、小組讀、同桌讀等);在課堂課后檢驗學生掌握字詞情況時,培養學生訴說字詞能力(向全班說字詞、向家人說字詞);在課后鞏固字詞積累時,鍛煉學生誦讀字詞(自讀)和布置學生寫作文。
(3)培養學生積累字詞的良好習慣
字詞積累課堂的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積累字詞的習慣。我們認為調動學生的讀寫是最佳的積累習慣,故良好的字詞積累習慣主要包括:背誦積累法、筆記積累法(摘錄字詞)、日記積累法等。背誦積累法即直接了當地背誦所學的生字與詞語,這種方式簡單但枯燥;筆記積累法是引導學生養成摘錄習慣的一種字詞積累法,例如,教師在教授《秋天的雨》時,就可引導學生養成摘錄描寫秋雨的“清涼”“溫柔”等詞,如此便培養了學生積累優美字詞的意識,推動了良好的字詞積累習慣的形成;日記積累生字詞是學生內化生字詞的過程,學生在寫日記時有意識地運用自己所學的生字詞。養成了學生觀察生活、積累字詞、運用生字詞的習慣,學用結合,提高了字詞積累效率。
2.課外摸索
①營造“書香校園班級、文明閱讀家庭”字詞積累環境
良好的字詞積累環境對學生積累字詞有重要意義。而學生所能接觸的環境主要有校園與家庭,故營造“書香校園班級、文明閱讀家庭”字詞積累環境有益于學生字詞積累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校園布置中,可布置一個心情墻,讓全校師生寫下自己今天的心情,學生在寫心情的時候會觀察其他同學所寫下的心情詞語,并內化掌握。又如,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陪伴學生進行課文閱讀,進行適當交流,引導學生內化生字詞。
②推進字詞積累實踐活動
字詞積累實踐活動在鍛煉學生實踐能力與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字詞積累習慣,提高學生字詞積累效率。首先,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在鑒賞文本之時積累字詞。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補充,識字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設置不同類型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逐步積累字詞。其次,引導學生觀察社會中的字詞現象,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字詞的習慣。生活是字詞使用的重要場所,教師可引導學生去觀察身邊的廣告牌、商場、路標等字詞使用情況,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同時,也積累了字詞,一舉兩得。
③強化積累字詞的運用活動
積累字詞的最終目的就是使用生字詞,將所學的生字詞運用于生活也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小學生所欠缺的。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可安排一些字詞運用活動,調動學生運用字詞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字詞積累的自信心。例如,教師可舉行讀寫比賽活動,活動中學生填寫字詞,強化學生記憶;還如教師舉辦關于字詞積累活動的“演講比賽”,學生在活動前搜集材料,整理加工材料字詞,也是一種字詞學習與積累的過程;再如,教師舉行寫作比賽,教師事先設定好主題,引導學生使用相關積累詞語,激發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課外字詞積累習慣。
三、結語
小學中低年級字詞積累教學是識字教學的重要內容。課堂上,豐富課堂課前字詞積累活動,引導學生掌握積累字詞的方法,培養學生積累字詞的習慣;課后,營造良好的字詞積累環境,推進學生字詞積累實踐活動,強化積累字詞的運用活動。這既關注了學生內化字詞的過程,又培養學生字詞積累的習慣與思維,提高了學生積累字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貢如云,馮為民.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5):52-54.
[2]楊慧.小學生語言積累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小學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03).
[3]葉寶玉.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04).
[4]吳丹,方舒.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的策略[J].讀與寫雜志,2014(12).
[5]盧謙.識字教學科學化的現狀與實踐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13(11).
[6]牛麗娟.淺談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J].教育探索,2011(4):43—44.
[7]劉麗.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的策略[J].學術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