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冰
摘? 要:為在“互聯網+”時代,給予學生豐富課堂體驗,部分教師結合現代化教育資源,對大學數學課大班教學模式展開分析,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適應新時期教育變革。因此,本文簡單概述“互聯網+”下大學數學課大班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借此明確互聯網背景下,大學數學課大班教學模式改進方向,提高我國高等數學教育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數學;大班教學
引言: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中,我國教育事業產生顛覆性改變。大學數學在傳遞知識過程中,會采用大班教學模式,以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但是該種教育模式,卻不利于學生內化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因此,本文對“互聯網+”下大學數學課大班教學模式實踐策略的研究,對優化大學數學教學形式,保障大學數學大班教學質量有著重大意義。
一、“互聯網+”下大學數學課大班教學核心
“互聯網+”背景下,網絡、信息化技術使得當代教育形態出現改變,傳統以“灌輸知識”為主的教育形式已經難以適應高等教育要求。在大學生數學教學中,為保障數學人才培養專業性特征,為學生構建堅實教育基礎。相關院校將各類現代化技術,用于改進大學生數學課大班教學模式。而“互聯網+”下大學數學課大班教學核心,則在于院校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環境,教師給予學生適時引導,進而用興趣強化學生“內在驅動力”,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吸收者。由此可見,新時期教育改革,教育意義不再局限于傳遞知識,更需要教師轉變學生學習態度、方式,同時發揮技術變革價值,為學生靈活掌握知識、適應新學習環境創造條件。
二、“互聯網+”下大學數學課大班教學模式實踐策略
高等教育事業中,因教育資源有限,學生數量較多。因此大學生數學課多采用大班教學模式。但由于高等數學難度大、學科內容繁雜、課時少等特征,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需發揮整合應用互聯網技術,拓展學生學習渠道,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性教育格局。進而強化大學生數學學習動機,保障大學生數學教育效果。
(一)轉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應轉變教學模式,著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模式。在大學生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學生認知能力、文化背景、知識基礎、課時條件為基礎,根據高等數學教育內容,靈活構建課堂模式。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給學生預留“空白點”以調節數學課堂節奏,為學生自我構建知識學習體系留有空間。在提問時,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用啟發性語言帶動學生思考。最后,教師在數學知識點講解時,應適當停頓,使學生在反饋信息中獲得成就感,有利于喚醒學生課堂活力,使學生樂于參與到大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除此之外,教師應重視學生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幫助學生從被動學習,過渡至主動學習。
例如教師在講解以下數學題時“數列a=5,a=a+
,求a的十分位和百分位”時,教師依次通過多媒體課件給予學生提示,引導學生思維,首先請學生根據對數函數單調性,得出公式:
。,然后讓學生從“初始遞推方程”在平方后得到公式,并將an大于等于25+2n帶入到
中求和。由于大學生數學教學為大班課,教師在逐步講解數學題時,需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清晰展示解題思路。同時在解題過程中,用適當提示,幫助學生在主動構建中掌握數學知識。案例中,教師用解題步驟作為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線索,并配合互聯網調動學生積極性,有利于活躍數學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二)整合教育資源,發揮互聯網平臺價值
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只有整合院校教育資源,發揮互聯網平臺、設備價值,才能改善大學生數學課大班教學模式下,學生數學學習條件。網絡化時代,知識獲取更為便捷,當代大學生數學教育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知識獲取、整合、運用能力。因此,教師在互聯網時代,應用大學生數學課大班教學模式時,需將各類智能移動終端,引入數學課堂中,以便于集中高等數學教育資源。使學生在自動化、豐富性互聯網平臺中,深度感知數學學習知識,避免因課堂時間不足,影響學生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可建立數學學習交流群,設計微課、慕課視頻,為學生解釋高等數學概念、基本定理。使學生理清解題邏輯,掌握數學解題技能。
除此之外,教師應創新當前大學數學課堂形式,提高學生參與感。大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會通過視覺信息加工作用在課堂上獲取信息。為避免大班課因人數較多影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可通過微視頻、板書設計、多媒體課件,為學生直觀解析教學內容,以便于學生歸納、總結高等數學知識。例如教師在“導數”概念的教學中,教師借助微視頻,演繹雨傘旋轉過程中,雨滴脫離軌跡。同時給出已知條件:曲線方程為“y=f(x),以及曲線上的MO點”。請學生求取過點MO時的切線斜率。并通過多媒體平臺動態演示“曲線線割變切線”,使學生直觀感知割線極限位置,進而用極限方程思想求出切線斜率。案例中,教師借助互聯網提供的各類教育資源、設備,優化學生數學學習環境,有利于從根本上,激發學生高等數學學習興趣,保障大學數學課大班教學模式應用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受高等教育資源、大學生規模制衡,大學數學課堂多采用大班課教學模式。為應對該模式下,學生學習資源短缺、教學效果無法保障等問題。教師基于互聯網,對當前大學生數學教學模式展開優化,以發揮“互聯網+”對教育變革的促進作用,提高大學數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肖楠,劉斌.基于移動互聯網的高等數學微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J].文存閱刊,2018(9):66-67.
[2]龍湘湘.“互聯網+”時代獨立學院高等數學教學改革[J].新校園:閱讀版,2017(9):5-6.
[3]張丹.新時代教學觀下的數學實踐教學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9(02):47-48.
[4]劉亞娟. 數學建模思想對高中函數教學產生的積極作用的探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