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帥
摘 要:體驗式教學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而逐漸受到重視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道德與法治教育要想影響學生的思想,必須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情感體驗。小學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接觸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生活,然后體驗、感知,產生理解和反思,為小學生的思想發展提供內在動力。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
引言:
道德源于生活。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盡可能貼近學生生活體驗。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為學生提供一種有效的生活體驗方式,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在經驗中認識情感。
一、體驗式教學的特點
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以學生為主體。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中,學習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從而導致學生失去自主性,被動接受知識。體驗式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這類問題。體驗式教學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獨立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通過某一個特定的場景將這些知識重現于游戲教學、活動開展中。其次,符合現實。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程,教師只有把學生的經驗融入教學內容中,才能加深他們對道德與法治的認識和理解,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再次,符合學生特點。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判斷是非的能力差,無法辨認善惡,很容易被利用。因此,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應該教學生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例如,在情景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表現,指出其優點和弱點,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認識對錯、善惡。
二、體驗式教學的實施
(一)模擬現實情景,激發體驗興趣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相對難學的課程。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塑造一顆“好果實”。另一方面,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所以,使小學生理解道德與法治的關聯性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基于這種條件,采用實際案例模仿教學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其中的理論知識也可以聯結實際表現。教師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書本知識進行情景設計,創造氛圍,讓學生體驗或回憶相關的生活情景。
(二)游戲與活動,增強體驗感受
大多數的家長與教師認為“游戲”害人不淺,于是家長與教師雙重打壓學生玩游戲的行為,壓抑了學生的天性,導致學生在某個特定的事件、時間里爆發,人們稱之為“叛逆期”。因此,在體驗式教學模式中,要解放學生的天性,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使他們通過游戲來完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成功與失敗,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合作意識。例如,在《課間十分鐘》教學時,課堂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同學們,課間十分鐘你們會干什么?”這時,學生的回答各種各樣,有的說趴在桌子上靜靜地待一會兒,有的說上廁所等。教師可以選擇學生好的行為,加以鼓勵。這樣,學生的好勝心會被激發出來,然后不自覺地模仿那個學生的行為,想要超越他。對此,教師也可以告訴學生自己的課間十分鐘在干什么,以身作則,避免課間十分鐘不安全事件的發生。這樣一來,學生的紀律性能夠自覺增強。又如,學習《吃飯有講究》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做飯——吃飯—洗碗等步驟,讓學生了解原來這么多步驟后才能吃到飯,培養學生節約糧食的行為。只有這樣,學生在自我體驗、感知下,規則潛移默化地生長在學生的行為中,從而落實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目標。
(三)評述評價,內化體驗感受
復習是評價的總結,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的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在前一階段通過學習來豐富自己的情感,但每個人的經驗因人而異,從而產生各種各樣的情感。通過對學生現有水平的回顧,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不斷地提高和豐富自己的經驗。但在“評析感情”的過程中,要客觀公正。同時,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使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情感體驗。例如,學習《新年的禮物》時,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新年即將到來,你們收獲了什么呢?”引導學生畫一畫、寫一寫自己的收獲,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表達總結、評價。如有位學生寫道:“我覺得如果沒有父母、親人的幫助,我無法接受老師的培養。”教師可以重點評價這句話,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取得這樣多的收獲?這樣一來,學生的自我能動性就被激發出來。
(四)課外的知識延伸與拓展
根據新課改的標準可以明確,學生要從其自身的生活環境出發,運用其內心的感受和感官上的能力去用心體驗、觀察以及領悟這個社會中所發生的現實現象,讓學生在生活中不斷探索,并由此進行獨立的思考,在探尋答案的過程中去發現和學習以及積累。教師再進行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創設不同的情景體驗活動,即在課后進行知識的延伸與印證,并將知識進行拓展。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布置假期作業,講一講家鄉有什么變化,讓學生親自動手去了解、去發現,小時候的家鄉和現在的家鄉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導致的,由此引申出一些新的知識與道德理念。
結束語:
簡而言之,體驗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自身經驗為基礎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始終遵循科學的教學理念,通過情景再現引導學生的自我感知、自我警覺和自我內化。教師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個人經驗和感知進行道德實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文章分析了體驗式教學的特點,探討實施體驗式教學的途徑。
參考文獻:
[1]李桂桃.“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長江叢刊,2019(5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