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厚軍
摘 ?要: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中兩個基本要素,學生是受教育者,但不是完全被動接受教育,具有主觀能動性。教育的影響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動必須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目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優質教育呢?
關鍵詞:數學的影響;知識的興趣;師生關系
一、現代信息化對數學的影響
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產品質量的控制、市場銷售的預測、資源的開發和環境保護都與數學有關。
現代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人要想在這個社會有所建樹,必須掌握充足的科學技術知識。如今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需要用到信息化、科技化的電子產品,要想操作這些高科技設備,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
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已經滲透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初中數學知識已經成為了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基本知識技能了。只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認識到掌握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學生才會刻苦努力學習并保持持久的動力。
二、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
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才能讓學生自主地去了解學習數學,有很多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一般都是覺得數學知識抽象難懂,學后也無用處。老師在教學中應該認識到學生的這種心理。先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然后慢慢培養學生的興趣。
首先,教師應該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把握好教學中的難易程度和課堂教學節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形成良好互動,讓課堂氣氛活躍而輕松。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營造一種數學環境,將一些數學知識引入日常生活之中。讓學生們認識到其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數學知識的。比如,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時,可以讓學生了解生活中三角形的應用,從而讓學生慢慢拋開初中數學無用的偏見。
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好教學的難度,要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逐步增加難度,讓他們認識到數學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樣高不可攀,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探討,互相學習,形成一種良性競爭。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還可以在課余成立數學興趣小組,開展一些數學類的特色性學習與趣味活動,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之間如果關系融洽,課堂教學效率將會大大提高。教師可以是學生的朋友,與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喜愛學生。如果學生喜愛某位老師,那么這位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也相應地會被學生所喜歡,慢慢地,學生也會產生學習數學的極大興趣。
老師和學生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部分學生對數學課堂的恐懼和厭煩,能提升所有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四、樹立榜樣的作用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我們不能忽視領頭羊的作用,相反,我要大力培養數學尖子生和興趣生,讓這些學生中的數學領頭羊起好帶頭作用。同時,數學老師本人也要樹立起學數學、愛數學的榜樣。
初中生都有偶像崇拜情結。我們在班級中培養的數學科代表、“小數學家”就可以成為其他同學學習的榜樣,在教學中我用心地搜集一些數學故事、數學游戲、數學趣味題,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穿插這些初中生感興趣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氛圍與魅力。
五、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初中生已經有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只是欠缺一些深入的引導與訓練。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適時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引導他們自主研究學習,讓他們養成一種“學習——思考——實踐”的良好學習習慣。如,在學習“四邊形”這一章節時,筆者就讓學生尋找身邊的四邊形,從事物名稱、形狀名稱(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對角線、邊、角等不同方面做記錄,寫日記。然后逐步讓學生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數學記錄,寫下他們的想法,如,規律的運用、歸納方法的過程、實踐中的發現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等,讓他們更多地從數學思考、數學發現方面寫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記錄,記錄他們心靈閃動的美麗火花,在心靈深處留下更多的數學烙印,學會自主的數學思考。
當今社會,世界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初中階段處于人才的轉型期,如何做好這一時段的優質教育將是我們未來將要長期面臨的課題。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質教育,為學生今后的人生鋪就了一條自信、陽光、充滿活力的幸運之路,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倍感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郝志國. 淺析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如何做到優質教育[J]. 高考,2018(12).
[2]李建強. 淺析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如何做到優質教育[J]. 新課程學習(中),2013(7):18-18.
[3]曹志君. 淺析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如何做到優質教育[J]. 文理導航(中旬)(1):45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