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春懷
摘 ?要:本文從認識審辨式思維模式、小學生中高年段信息技術學習的現狀、培養小學生審辨式思維編程能力的策略等方面,淺議審辯式思維在Scratch編程教學中的培養。
關鍵詞:Scratch編程;審辨式思維模式;小學生;信息技術;現狀;策略
Scratch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推出的適合中小學生學習的電腦編程和交流的軟件平臺。Scratch的誕生為信息技術課堂注入了新的元素,實現了從“技術應用為核心”向“以提升學生創造能力為本”的轉變,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和提升學生的學習和創造能力呢,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經過近幾年的摸索,將審辨式思維模式引入課堂,初見成效。
一、認識審辨式思維模式
1940年,美國教育改革首次提出審辨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概念。1987年,英國人Michael Scriven與美國人Richard Paul共同指出,審辨式思維并非是單一的思維模式,而是包含分析、綜合、評估、重建等一系列思想方法的綜合體。根據《中庸》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共五個環節,其要求是獨立思考,提出疑問,但“思”要“慎”,“辨”要“明”,不是亂加質疑,要有博學的基礎,思辨之后,還要有實踐的延續,就是“篤行”。這種思維模式可以用來指導人們獲取知識,特別是可以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
二、小學生中高年段信息技術學習的現狀
(一)編程基礎薄弱
當前義務教育階段,普遍是三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經過兩年的學習,同學們基本上掌握畫圖軟件、office辦公軟件的初步應用,對于編程知識是零基礎。因此,五、六年級同學開始Scratch課,對孩子、對老師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二)對編程學習缺乏興趣信心不足
對于成年人來說,程序的設計尚且是個難題,況且對于五六年級的同學,通常只懂得玩、和前臺應用,初次面對密密麻麻的指令模塊及及后臺10行、20行甚至更多的程序設計,更是一頭霧水。
(三)以“接受式”為主,缺乏審辨式思維
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是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同學們的興趣點在玩和用上,很少關注底層的程序設計,普遍地缺少審辨式思維能力。
三、培養小學生審辨式思維編程能力的策略
(一)觀看大量的經典范例,拓寬學生的視野
Scratch自身及就為學習者提供了很多,很好的示范例子,有故事類、音樂和舞蹈類、游戲類、動畫類等,而且每個動畫都很有趣味性,極具吸引力,用好這些例子對學生的學習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用Scratch編寫音樂方面的動畫時,打開“音樂和舞蹈”中的“機器人舞蹈”,學生一運行就被那絢麗的場面和動聽的音樂所吸引,興致濃厚,進而對此范例的源程序產生濃厚的興趣,同學們對此進行思考和討論,為他們的審辨式思維的發揮提供一定的空間,真正鍛煉他們的審辨式思維能力。
(二)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教學往往是老師在教師機演示,同學們在學生機觀看學習,缺乏一定的興趣性,這種教學方式阻礙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也不利于同學們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在教學內容上,特別是以往的FLASH教學,老師往往把設計動畫的步驟清楚地寫在白板上,學生100%按照步驟完成動畫設計。
這種按步就班的教學方法復制了老師的范例,使學生淪為學習工具,喪失個體思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不利于同學們創造力的提高。
為了鍛煉學生的審辨式思維能力,就要營造出愉快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捕魚達人》、《黃金礦工》、《漢字雨》這樣的游戲編程課時,老師提前編好程序,預設BUG。同學們興致勃勃玩游戲,獨立思考,研究源程序,尋找程序設計的BUG。
小組交流研討一環節時,老師就要走下講臺,與同學們交流,溝通。同學們用自己獨立思考的觀點同小組間同學們的觀點進行碰撞、討論,隨后編程,修改程序,教師課前預設的BUG迎刃而解。
這時老師要順勢利導,就此程序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用《捕魚達人》的底層源程序,還可以衍生哪幾類游戲呢?用《漢字雨》這類的底層源程序,還可以完善出那些類別的程序設計?這類的問題,需要老師持續的學習,需要同學們深層次的思考,不斷補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審辨思維能力。
其次,在SCRATCH程序設計的內容上,也應當多以審辨式的教學內容、有爭議的程序設計入手,加強課堂互動,開展課堂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深層次的討論中,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程序設計思維,提高信息及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積極評價學生的設計思路,培養學生學習信心
在《黃金礦工》這一課時,教師根據程序的底層源程序,為同學們演示改編成了《小貓捉魚》的小游戲,提交作業上來之后,90%的同學沿用了老師的海底背景,只有10%的同學深究了源程序,設計了《深海捕撈》、《直升飛機救人》等截然不同的游戲設計。應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采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學方法,開放和鼓勵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設計思路多多支持,多多給與點撥,樹立同學們的學習編程的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辨式思維能力。
審辨式思維模式在Scratch教學中的效果是明顯的,但這需要長期堅持和充分準備,當然,審辨式思維模式也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容,當學習任務和內容的繁多或難度比較高時,還是應當以老師教授為主,向學生教授一些預備知識、操作思路方法或暗箱提示,減少或避免學生審辨式思維過程陷入誤區或細節糾纏,以至影響教學節奏和進度。
參考文獻:
[1]俞文夫.淺談計算思維在小學Scratch教學中的培養[J].中小學電教:下,2018(11):41-41.
[2]宋保林.淺析小學信息技術的Scratch編程深度教學[J].中小學電教:下,2018(1):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