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鵬
摘? 要:初中時期是一個人思想意識受到周圍環境影響最嚴重的階段,也是一個人建立積極、健康三觀的最佳時期。在此階段的教育效果對學生個人未來發展走向,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在初中生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的力度,對學生個人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模式,展開詳細的分析,以為初中學生語文能力生的提升以及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應用
引言:情感教育教學模式對于初中學生來講,是促進自身成長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長時間影響,初中情感教育工作并沒有取得人們所期望的成績。鑒于此,必須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提升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效果,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將個人的道德品質素養有效提升,為我國情感教育工作效果的提升貢獻力量。
一、對初中語文教材內容進行情感導入
根據對初中語文教學應用情感教育途徑展開的大量實際調查研究,我們能夠明確了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想要合理融入情感教學模式,并且保證情感教學模式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用心感受作者通過文章想要表達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提升自身的語文應用能力。比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老師就可以結合情感教育額的模式,引導學生首先帶著感情對全文進行閱讀,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老舍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在語文課堂教學正式開展之前,老師要對學生提出問題: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季節呢?并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特點。這樣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師設計的教學內容中,從而為老師引入課文內容知識奠定基礎。老舍先生曾經提出過,上帝把春的藝術賜給了西湖,把夏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秋天的和冬天的全賜給了濟南。由此,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腦海中結合對課文的閱讀理解,描述你眼中濟南的冬天。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冬天的大自然如詩如畫、別具風味的特點。引導學生帶著感情去學習語文知識,能夠使具體的語文教學具有較強形象化。語文內容具有較高的多元性特點。通過學生對文章建立的情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語文知識的學習中。與此同時,通過文章中的情感抒發,能夠使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同時得到提升,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通過創設情境激發感情
根據對初中語文教學應用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展開的大量實際調查研究能夠發現,通過對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感情,能夠在一定的紅堵上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應用情感教育效果。而語文老師想要將學生具有的情感意識、情感思維、情感素養有效提升,將學生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中,使學生能夠真實地受到文章情感的感染,與文章表達的思想和抒發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初中生的情感思維、情感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對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創建情境模式而言,其實就是對語文環境的創建。老師要做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而的同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做到與時俱進。通過將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和互聯網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具體教學中的方式,將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的感觀神經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激發,從而為學生建立符合語文教材內容的情境和情感基調。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保證初中語文教學具有較高的輕松和愉快特點。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環境下,會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會將語文知識點更加牢固的烙印在腦海中。在此基礎上,通過大量的練習和學習,初中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質量、效果必然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比如,在學習《登上地球之巔》這篇文章時,老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或者計算機網絡,在課前提前準備好與珠穆朗瑪峰有關的內容。在課堂上將珠穆朗瑪峰怪石嶙峋、秀美風情的特點展示給學生觀看,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建立身臨其境的真實情境。通過對天氣、景色、環境的分析,使學生產生一種對大自然的強烈敬畏的心理。這樣,在初中語文教中應用情感教育手段的效果必然會得到不斷優化和提升。
結束語:綜上所述,根據以上針對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應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展開的系統分析,我們能夠進一步了解,初中語文老師將情感教育模式合理的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將眾多的語文知識點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道德品質規范和情感意識,使我國語文教育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為初中學生今后全面發展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南鮮.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及實踐[J].青春歲月,2017,(17):323-325.
[2]李兆緒.試論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時代教育,2018,(02):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