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橋
摘要:歷史學科素養兼顧學生知識吸收,意識養成與價值觀塑造,縱觀初中階段的核心素養目標,其具體內容涵蓋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與價值觀方面的技能品質因素。將之有效融入于實際教學中,能夠助力學生更快適應課程進度高效理解教學內容,更快速發展歷史問題的分析能力,更快體驗歷史情懷與精神。這不僅有利于課程探究,還事關其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核心素養;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基于核心素養培養帶來的教學效益,有助于歷史高效課堂的生成與構建。因此,教師要貼合內含的具體指標更新觀念,將其全力落實于課程教學中做出對固有模式的調整。宏觀角度而言,從課程教學設計、引用的教學方法,及所創設的拓展活動都需力求踐行素養理念,旨在扎實學生歷史基礎,并發展其實踐技能,深化其歷史理解力并塑造學科品質,以此維系最佳教學愿景。
1 合理構建教學設計方案,立足于核心素養具體指示要求
由于核心素養事關學生歷史學習生涯的各項發展要素,因此具體實操中,教師應保證將其落實于課程教學每個環節,由前期的教學設計工作,直至具體教法的輸出,都能力求以核心素養為出發點,關注學生知識的吸收與技能的深化。首先從教學方案的設計開始,教師需創新思想,貼合核心素養指示來重新構建整體教學戰略。
比如針對“秦漢大一統國家的建立”這一模塊歷史教學而言,在陳舊思路與老套教法下,以往所研制的設計方案,會過重強調教材內部的知識點講解,將實際課時指標設定為“學生對新漢大一統史實時的了解,獲知秦始皇的具體舉措及影響原因等要素”。這樣的教學設計與目標過于表象,具體落實起來不足以讓學生形成鮮明印象,也無法使之以對表層理論的理解來認知歷史事件。因此,教師應將其適度調整,使課程目標與所設定的設計方案盡量貼合素養要求,可將之改為“經由媒體課件品析秦朝與西漢疆域圖,并展開對比區分以明確秦漢疆域的四至等事件發展要去,從而梳理本課重點事件的總體知識框架,體會秦始皇統一六國的背景意義與歷史必然性”。經由此種更改與設計,能讓學生在淺層理論知識的剖析上,縱觀考量歷史事件背景,養成“空間觀念”,并引發對事件的思考,塑造個人“歷史價值觀”。,此外,使用并解析可利用史料的資源(疆域圖)展開事件剖析,可獲取徹底與有深度的根源問題認知。
2 積極引入問題驅動教學法,課程走向突出核心素養目標
教學設計方案的輸出是在課程導入時期教師需進行的工作,借此落實素養的指標要求,力求整體的教學思路與脈絡都能以核心素養多層面為出發點。除此之外,完善教學方案的輸出,也需教師引入實效教學手段作以配合,輔助課程走向趨于素養目標的落實。例如,基于對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思維的活躍、激發與拓展鍛煉,教師可引入問題驅動模式,以問題引導其探究思路,并深化其問題意識。使之善于自行分析歷史事件,并了知其中的價值觀與根源影響所在。
例如在引導學生對“洪秀全領導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事件展開分析時,教師需先對此事件加以多方史料的填充豐富其骨架結構,讓學生在獲知更多背景資源的基礎上全面思考教師所提出的重點問題。首先是對太平天國運動歷程,及建立后的全盛時期等歷史背景的講述,讓學生了解這項運動勢如破竹的發展速度,以及為當時社會帶來的有利之處。接著引出重大轉折,使之思考“為何如此全盛時期會因為一件事而一敗涂地,迅速衰敗?”。這樣展望整個歷史事件,前期繁榮與后期迅速落敗的對比,學生能對此問題產生極大探究欲望。從而自行翻閱教材展開對應信息的查找,經由前后事件對比、價值觀考量以及當時的政治因素衡量來找尋答案。這一系列方法以對學生歷史解釋及史料證實能力有極大促進作用,貼合核心素養目標,又落實課程教育指標,保障其高效課程收獲。
3 創設課堂歷史項目活動,關注學生各項素養能力發展
核心素養涉及到學生史料實證、歷史理解與解釋等方面的歷史分析技能,而這些能力單純依靠課本教材,無法助力學生徹底實現與完成。對此,教師便要在課堂中積極創設有關歷史事件和重點話題探究的項目活動,借此促使學生通過自行查找和分析史料,與自行體會和剖析情感,以深度體會歷史事件。并做到依靠史料來展開歷史事件的驗證,和重點話題的剖析。
比如在學習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內容時,為了能讓學生更關注于這項文化運動的背景原因、發展過程、歷史起源以及最終結果、影響,教師可開展綜合性的對比探究活動,這便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與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異同點探究”。此活動下引出:綜合討論文藝復興和新文化運動中在對待傳統文化態度上的區別?這種區別的根源是否與歷史背景和發展狀況有關?這兩項運動都基于什么歷史根源,而當時的社會形態又是什么?及最終措施與歷史走向發生了哪些變化?等。這樣綜合項目與附屬問題的拋出促使學生以小組合作探究方式共同體驗。在實際探究中,先各自以互聯網查找史料,分別剖析歐洲與中國當時的歷史背景,并展開史料的分析與整合。之后與課堂的小組內部展開探討交流,共同完成來源于史料,與個人對歷史事件深度理解方面的報告總結。這項過程涵蓋了核心素養目標的基本要素,因此,它在高效歷史課堂中的開展是切實可行的。
4 總結
總得來說,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中,教師應注重從設計方案與目標、教法引導方式及拓展活動方面都做出重要調整,以核心素養各項要素為出發點,關注學生知識的吸收與技能的深化。
參考文獻:
[1] 夏宏業.談及與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7.
[2] 沈陽.立足核心素養,優化初中歷史課堂教學[J].讀與寫,2018.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第三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