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已經(jīng)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基本方向,微課則是信息化教學的重要產(chǎn)物之一,中職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教學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和改善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果,從而讓學生及時掌握并消化相關知識,并促使現(xiàn)代化教育的基本要求與目標得到良好地實現(xiàn)。本文對微課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路徑進行了簡單分析,希望能為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教學;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99;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706(2019)04-0106-02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Micro-cours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ZOU Dongxia
(Pu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Puning 5153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the times,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basic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and micro-cour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ducts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an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rough micro-course teaching,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highlighting students’principal position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s a result,students can grasp and digest relevant knowledge in time,and promot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objectives of modern education to be well realized. This paper makes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in vo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hoping to provide some thought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micro-course;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0 引 言
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進步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重大的改變,也給傳統(tǒng)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較大的沖擊,與此同時,信息化教學運用而生,并在現(xiàn)實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微課屬于信息技術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媒體,微課具有內(nèi)容精悍、重點突出等優(yōu)勢,不僅獲得了中小學師生的認可,還受到了中高職師生的認可,因此,中職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將微課與教學進行結合,在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掌握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1]。
1 利用微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相較于傳統(tǒng)單調(diào)無味的課堂教學模式,微課最大的特點在于可以集音頻、視頻于一體,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感受,從而使其在課堂上能主動做到用眼去看、用耳去聽、用大腦去思考、用心去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原來信息技術學習是如此有趣,并通過微課視頻認真學習,從而不斷改善的自身學習效果。例如,學習到“Flash動畫”有關的章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先不要講解教材的內(nèi)容,以免引起學生的乏味感,而是以“秦時明月”為主題制作簡短的微課視頻,通過微課來生動地介紹“秦時明月”動畫的具體制作流程,同時微課視頻中還配有清晰的講解、合適的文字,方便學生在觀看的同時了解視頻講解的內(nèi)容以及Flash動畫的設計步驟。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動手做筆記,將具體的操作步驟記錄下來,方便后續(xù)的操作練習。除此之外,學生開始動手設計Flash動畫之后,教師不宜暫停微課視頻的播放,讓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隨時依據(jù)視頻介紹進行操作練習,盡快掌握Flash動畫的步驟要領。待學生掌握了Flash動畫的基本操作步驟以后,教師還可以制作一些復雜程度較高的Flash動畫相關視頻,并發(fā)送到指定的網(wǎng)站,方便學生課后下載學習。值得注意的是,視頻講解太過于曲高和寡會容易引人反感,因此,微課視頻所配置的旁白和解說最好要通俗易懂,語言接地氣,這樣一方面可以拉近學生與視頻內(nèi)容的距離,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和提高學生的理解速度與學習效率[2]。
2 利用微課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大多數(shù)教師都習慣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進行教學,這主要在于傳統(tǒng)教學過于模式化,對教師的要求不高。但在信息化教學的背景下,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中職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要從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習慣出發(fā),重點做好實踐操作教學,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在實踐中進行鍛煉,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而不是簡單的學習理論知識[3]。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與特點在于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共同參與到微課的制作過程中,以加深其對微課制作的了解與認識,并通過制作微課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水平。
具體來說,在學習與“幻燈片(PPT)制作”有關的內(nèi)容之前,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播放一段與視頻剪輯有關的視頻,讓學生意識到原來自己平時觀看的視頻是通過這種方式剪輯出來的。隨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學習任務,即讓學生自行制作一個微課視頻,視頻中必須包含一些PPT內(nèi)容制作的知識點,為了保證視頻制作的整體效果,學生們可以分組合作完成任務。任務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相互展示本組的微課視頻,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制作效果進行點評,具體評價重點在于視頻講解是否新穎、視頻內(nèi)容是否包含PPT內(nèi)容等。待學生基本了解PPT的制作過程后,教師再讓其根據(jù)視頻步驟制作一個PPT,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從而使PPT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職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之前,大多數(shù)只懂得利用計算機播放視頻、聊天交友、打游戲等,但通過生動的微課教學,學生可以了解到更多與信息技術有關的東西,比如視頻剪輯、視頻制作和幻燈片制作,這些信息技術衍生出來的內(nèi)容是學生平時所不知道的,教師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fā)進行教學,可以激發(fā)其學習與探究的興趣,教學效果自然也會隨之提高[4]。
3 利用微課提高分層教學效果
中職學生中的大多數(shù)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較差,而且不同學生之間的能力與水平也存在較大的差別,如仍采取傳統(tǒng)的“一刀切”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效果可能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情況,換言之,教師在課上所講的內(nèi)容只有少部分學生可以領會與掌握,而學生能力一般或較差的學生很有可能因為跟不上教師授課的進度而出現(xiàn)學習邊緣化的情況,最終只能成為課堂教學中的看客,而非學習的主體。除此之外,學習效果不佳的學生必然會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產(chǎn)生厭煩或抵觸心理,這對于其學習與發(fā)展極為不利。因此,在微課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開展分層教學,讓不同的學習層次的學生均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在參與中習得知識,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價值,從而不斷提高學習信心。
一般而言,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選擇不同的微課內(nèi)容進行教學,例如,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準備一些難度更大的微課內(nèi)容,以不斷提高其信息技術水平;為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準備一些難度較小的微課內(nèi)容,重點夯實學習基礎,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共同進步,這是傳統(tǒng)“一刀切”教學模式所不能發(fā)揮的作用與效果[5]。除此之外,微課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在于個性化,方便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以“Flash動畫”教學為例,教師在播放相關的微課視頻之后布置學習任務,鑒于學生的能力與基礎各不相同,教師可以靈活地布置難度不等的學習任務,學生根據(jù)教學任務完成“人間風味”、“四月芳菲”等主題的動畫制作,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能需要反復觀看微課視頻進行操作才能完成相應的任務,任務完成時間自然也會較長,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能無需一節(jié)課時間便能輕易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再為其布置一些學習任務,比如繼續(xù)完成“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動畫制作,通過增加任務或者提高任務難度的方式來不斷鞏固學生的基礎,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
4 利用微課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中職學生年齡大多在15歲左右,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思考能力與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更加注重引導,做到循循善誘,讓學生獨立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一味依賴他人、依賴教師[6]。因此,中職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學與探索空間,通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來不斷提高其學習效果,最為常見方式是利用微課來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和預習。
因為微課本身時長較短、內(nèi)存較小,教師可以將視頻上傳至指定的平臺,鑒于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會隨身攜帶智能手機,教師可以將復習和預習視頻上傳至班級的微信群或QQ群,讓學生隨時隨地在線觀看或下載學習,由此可見,信息技術教學突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以后,學生學習的效果會隨之得到提高。
微課視頻為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課外學習空間,此種學習方式更具有靈活性與生動性,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微課視頻進行課后復習,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盡快消化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知識,跟上教學的進度,進而不斷提高學習的效率。現(xiàn)實教學證明,微課視頻在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方面確實具有一定的作用,信息技術教師應積極做好這方面的工作,讓學生在課后也有機會通過微課視頻進行延伸性、深入性的學習。
5 結 論
總而言之,微課在中小學以及中高職教學中的確具有較高的運用價值,中職信息技術教師應積極將微課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進行結合,改善和完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弊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并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展開分層教學與課外學習,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這樣教學任務自然也會得到圓滿完成。
參考文獻:
[1] 卓震強.淺談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23):111.
[2] 黃素青.淺談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J].福建電腦,2016,32(10):164-165.
[3] 楊彥財.微課在中職學校信息技術課堂的運用 [J].科技視界,2016(26):261.
[4] 何葉.論微課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教學的實踐策略與思考 [J].課程教育研究,2016(11):227-228.
[5] 蔣惠然.“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的應用 [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3):229-230.
[6] 孫培彥.淺談微課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J].電腦與電信,2017(4):71-72.
作者簡介:鄒東霞(1982.08-),女,漢族,廣東普寧人,高中信息技術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