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志行
摘要:目前,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的不斷重視,教育事業也不斷得到發展,對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法的質量也要嚴格把關。小學時期,是一個孩子獲得知識啟蒙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認識、思維方式的可塑性較大,如何在這一時期做好語文的教與學,這非常重要,也是教師需要突破的重難點。根據小學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思維比較發散的特點,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所使用的方式應當是引導式、啟蒙實的教學方法,切忌生搬硬套、模式固定,那樣對于教學的進度沒有一點幫助,反而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從而對語文學習感到失落失望、提不起信心和興趣。如何進行啟蒙式教學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課程本來就是偏于人文、感性的,通常沒有固定的答案,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應將固定答案強加于學生,不可為了應付考試而套用所謂的“公式”,而應當在學習過程中當一個指路人,循循善誘,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思考,感受語文中蘊含的情懷,學會欣賞語文的魅力,當學生對語文真正感興趣了,學習語文自然就水到渠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興趣
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對語文感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自發培養成學習語文的好習慣。本文通過介紹四種讓學生對語文感興趣的方法,希望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參考,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增強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方式和習慣。
一、創設各種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應當把握好課堂整體進度,組織好課堂的走向,萬不可讓課堂“冷場”,作為學生在學習語文的路上的指導者,更應當擔起維持課堂熱度的責任,主動為學生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來進行思考,比如在課文《翠鳥》當中,第三段中,對于一些比較直觀的詞匯如“難以逃脫”、“像箭一樣飛過去”等,學生可以很容易找出來并說明這些是表達翠鳥捕魚時的行動之快,卻很難觀察到例如“只有葦桿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等詞語也在暗示翠鳥之敏捷,因此,老師應當在學生忽略這些細節的情況下順勢提出問題:“你們覺得后葦桿搖晃了多久,水波蕩漾的范圍大嗎?”、“翠鳥不見了,它去哪里了?”等問題,這時學生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句話也是描寫翠鳥行動快速的啊,然后會反思自己為什么沒有注意到這句話,并且在下次課堂上會注意到這些細節,感受語文的神奇與魅力。
教師還要因材施教,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重視,而不被排除在外,個別學生理解相對比較困難,有可能是這種方法不適合他,這時候應當尊重他的學習進度,可以跟他交流,討論適合他的學習方法,應當用期待的態度來看他,而不應當對這種現象置之不理,令部分學生喪失對語文的興趣,對自己的語文能力產生懷疑導致最后失去信心,這在教學中是大忌[1]。
教師要注意營造課堂氛圍,太過嚴肅的課堂紀律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當然,沒有紀律的課堂也容易導致學習效率的喪失,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課堂進度和上課的方法,比如說可以做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小游戲、角色扮演閱讀、利用多媒體圖畫聲音結合,這能使枯燥的課堂知識趣味性大大增強,引起學生注意,提高學生的興趣。從另一個方面說,也能使學生通過體驗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多角度閱讀思考。
二、注重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的學習中,難免有部分學生因為沒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容易分心、加入討論不積極、不愿意主動思考的,面對這一部分學生,教師萬不可大發雷霆,而去指責這位學生,而應當先從想一下,是否自己的教學方式不夠吸引人、教學內容太過古板、如何尋找一種讓大家都樂于接受的方、如何去培養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鼓勵會讓人放松警惕的心,更樂于接受你的建議方法,我們可以通過鼓勵這部分同學在小問題上的成就,比如:當老師發現某位同學其實對課堂內容并沒有興趣,而在課堂上睡覺、搞小動作、神游……不要一上來就指責或讓他起立或出難題刁難他,使他受到驚嚇,反而應當從他身邊走過,似是而非地提醒他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然后再提出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令他回答,在默默警告他的同時,使其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肯定,培養起自信力,進而自然會對語文的學習感到有興趣。對于小學生,要給予關注而非漠視,在每一次進步中都應當給予口頭鼓勵或者給予一些小獎勵,讓他們充滿自信力和對學習的興趣[2]。
三、鼓勵學生質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思考和質疑是分不開的,每次思考的過程都應當是質疑的結果,在腦海中不斷推翻各種可能性,最后得出一條真理性的結論。敢于質疑的人通常思想更為活躍,他們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小學生其實更喜歡思考和解決問題,并樂此不疲,但是受到年齡和環境條件的限制,他們解決問題的渠道卻很單一,通常只有父母、老師、同學、部分書籍和電視,然而這些遠遠不能滿足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探索,他們喜歡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甚至是沒有答案的哲學問題,教師切記不要覺得他們是在沒事找事,這絕不是搗亂搞怪或者想引起注意的刁難,這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對這個世界有許多好奇的地方[3]。他們的質疑經過了深思熟慮,這個“深思熟慮”或許不夠嚴謹,因為以他們那點生活經歷是絕對談不上多么全面的,但是絕對是真誠的,所以,當有孩子向教師提出一連串質疑時,不要嘲笑,要認真面對,認真思考和回答,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他們在認真思考,這個思考對于他們邏輯思維的鍛煉和知識的積累都很重要,教師要鼓勵這類質疑。這種質疑或許會逐漸偏離語文這條路線,但歸根結底還是語文的思維,這種思維運用到語文問題的思考上也同樣行得通,因此認真回答每一個天真的質疑,這更是體現了教師的高素質。
四、尊重每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除了上面所說的一些關于語文課堂教育的技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個人魅力也非常重要,在課堂上,老師應當給予學生絕對的尊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學生眼里形成的形象對課程也很有影響,一個尊重學生意志、道德高尚、情操良好的教師當然更受學生喜歡,因為他們能夠設身處地照顧學生的感受,尊重學生的人格,更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依賴[4]。一個真正有魅力的老師是不會對學生冷嘲熱諷、辱罵甚至毆打的,一個良好的課堂互動,首先是基于雙方的互相尊重的,如果老師不尊重學生,那么談什么學生聽老師的話呢?學生即使年紀小,也應當獲得同等的尊重,因為他們是一個個體,也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而現實是很多教師會忽略這一點,認為老師本就應當高高在上,學生尊師重道就好了。還有一點,老師在面對班級上乖巧的、聰明的學生總是會格外關注,而面對班級上那些愚笨的、搗蛋鬼卻選擇責罵,這樣的結果當然會傷害后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應被尊重,而不應當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老師的這種做法無疑助長了不正之風。
結語:
以上通過分析了語文教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有教師的教學方法技巧方面的,也有老師個人品德上的,這兩個同等重要。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教學成果事半功倍,學生的成績也會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薛法根,組塊教學:智慧教學的策略抉擇[J],小學語文教學,2018(4):22-23
[2]徐曉明,小學語文常規課教學設計[M],浙江:寧波出版社,2019:109-110
[3]鄭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93-93
[4]朱永新,新教育之夢[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