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華 閆瑞琦 郭曉曼 張樂
摘 要:互聯網環境之下,整個金融市場發生了顯著的改變,金融機構的轉型發展顯得非常必要,合理的轉型策略是保障銀行持續、穩定、高效率發展的關鍵性措施。本文從大數據時代在我國的整體發展影響角度著手,探討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我國金融業所遭受的實際經營影響,并提出幾點應當普及的經營模式轉型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金融業 經營模式 轉型發展
引言:大數據時代屬于近些年非常注重的社會性話題,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影響顯著。大數據時代對于整個傳統金融行業的沖擊是顯著的,目前大多數金融業都必須面臨這一轉型過程,并隨著市場的變動以及供需模式的轉變及時轉型經營模式。大數據時代的本質在于金屬,其特殊之處在于通過互聯網技術、信息通訊技術以及互聯網意識,在資金融通、支付以及投資等經營過程中突出信息化元素,經營過程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對此,探討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業的發展方向、趨勢及其應對策略具備顯著實際意義。
1.大數據時代下金融業的發展方向、趨勢
我國大數據時代的起步時間比較晚,相對于歐洲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因為我國法律方面的特殊性,大數據時代近些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大數據時代的不斷發展形成了許多的影響,尤其是大數據時代對于金融業的經營沖擊問題最為突出。以我國大數據時代發展歷程角度來看,不同階段對于我國金融業的影響并不相同[1]。從具體的業務影響角度來看,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金融業的業務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負債業務的影響。就當前我國世界范圍來看,金融業從建立到現在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所以在風險的控制方面具備比較完善的體系,對于金融業人們普遍可以做到完全放心。雖然世界上也有銀行破產的案例,但是當前在我國,因為政府直接參與到了金融業的監管中,所以金融業也一定程度受到政府的保護,這也可以將銀行的信用當做是政府的信用,在這一特征之下,銀行的風險得到了顯著的控制,人們對于銀行的信任度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2、理財產品的影響。當前我國金融業的存款利率已經比較低,但是貸款的利率比較高,例如待一年款需要支付約6%的離析,五年以上更高,這一種利率、利息的差異非常大。和傳統的銀行模式不同,大數據時代當中的各種理財產品都具備高收益的特征,例如在2014年時,某地區的融資綜合利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資金供求的價格差異比較大。存款的利率高差異促使大數據時代理財具備高回報特征,例如余額寶的年華收益在7%左右。
2.金融業轉型發展策略
2.1發揮信息優勢,打破轉型約束
對于互聯網時代之下,毫無疑問信息是最為重要的資源,同時也是轉型發展的基礎性思路。信息屬于大數據時代之下互聯網企業與金融業競爭的關鍵,同時也是金融業所具備優勢的一方面[4]。對于金融業而言,應當有意識的應用科技金融的戰略發展思路,充分發揮信息本身的價值作用,突出信貸業務當中不同環節的精準化元素,盡可能保障服務體系本身保持高度及時、準確、便捷以及可靠特征,圍繞著用戶的需求提供信貸業務服務,提高服務綜合效益。另外,針對信貸模式的智能化、電子化以及網絡化的運營模式特征,金融業需要有意識的轉型改變信貸業務,主要是轉型規避貸款環節多、貸款成本高以及貸款門檻高等缺陷,盡可能提升金融業在信貸業務方面的綜合性優勢與價值,突出信貸業務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的地位。
2.2突出合作機制,強化利益途徑
金融業方面需要有意識的創新合作機制,盡可能提升利益獲取途徑并降低和規避經營風險。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商業企業需要不斷的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做好數據處理技術、高效率的網絡支付平臺以及高效率、便捷性融資的途徑,促使網絡與實際之間的相互補充、相互完善。金融業和大數據時代之間應當構建一個良性合作關系,做好資源方面的優化應用,開拓一個良好的服務與產品供應鏈,隨著市場環境構建一個多方面合作、共贏的機制。目前我國已經有許多的合作主體目標,例如淘寶、蘇寧以及京東等網絡購物平臺、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隨著這一些平臺的結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今后必然會成為不同支付結算機構的重要資源目標,金融業需要進一步的強化與平臺的合作,真正實現新消費模式的創建,促使在未來市場環境中獲得更強競爭力。
2.3圍繞用戶需求,創新服務與產品
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交易的程序會更加便捷,交易的信息會更加透明公開,此時交易期間的產品也會表現出更加明確的個性化。為了更好的吸引用戶,必然需要在網絡群眾中保持高活躍度,提高自身經營效益。在一定時段內,大數據時代必然會保持一個強勁勢頭,此時需要做好用戶流失的問題,此時金融業必然需要做好理念的改革創新。在具體經營期間,需要圍繞著用戶的實際需求做好與用戶的互動溝通交流,將零散的用戶體檢以及事后的用戶體驗轉變為事先與系統化的體驗模式,充分發揮快速信息技術以及社交平臺的網絡宣傳模式,以傳統柜臺業務的經營模式逐漸轉變為柜臺+電子途徑經營模式,使用用戶的需求。
3.總結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金融業的轉型經營非常重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持續性發展,金融業的負債、資產、中間以及創新業務等多方面都會發生明顯的改變,不僅會對目前業務形成直接影響,同時還會促使金融業的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對此,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金融業需要按照具體的業務類型,采取針對、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在穩定現有市場的同時打開大數據時代市場,從而保障自身持續、穩定、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健.場景化金融時代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趨勢及策略[J].武漢金融,2017,31(8):54-56.
[2]紀玉成.金融改革示范區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J].新金融,2017,14(12):233-234.
作者簡介:
沈思華(1997.3)女,漢族,安徽黃山人,本科,市場營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