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韓清
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力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教師要努力營造快樂教學的氣氛,努力培養快樂教學的情感,巧妙布置作業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興趣可以推動人們去探索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它帶有感性色彩,是啟迪兒童心扉的鑰匙。在教學中,要使知識為學生接受,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靈活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運用于教學。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努力營造快樂教學的氣氛
快樂教學的教學藝術集中反映在一個“活”字。快樂教學的整個過程充滿了靈活:教師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靈活的教與學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靈活地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以此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良好、靈活、愉快的教學氣氛是快樂教學的外部表現,快樂教學的課堂,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輕松快樂,心馳神往,人人積極思維,個個躍躍欲試,課堂氣氛熱烈歡快。
二、努力培養快樂教學的情感
情感是快樂教學的藝術魅力形成的關鍵因素。快樂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以“情”貫之,教師一踏進教室,走上講臺,就立即進入了角色,表現出真誠、強烈的感情,教書育人的欲望和沖動,從而選擇一種美好的教學 方式和手段去引導學生。教師自始自終用自己感情和對學生的關心、對知識的酷愛、對教學的責任感去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很好地接受教師的教育、指導和引導。
情感是學生樂學、愛學、會學、巧學的內在動力。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師上課,情感飽滿、精力充沛,對學生愛護,對教學傾心,整個課堂春風和煦,晴空萬里,學生精神抖擻、思維活躍、精力集中、樂而不疲。而有的教師上課,沒有情趣、平平淡淡,整個課堂烏云密布,學生無精打采、交頭接耳、昏昏欲睡。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情感”的作用。
那么教師如何使一堂課充滿 “情感”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一) 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要深挖教材了解掌握學生的特點找出學生的疑點,巧妙地用疑問開啟學生思維的心扉。教師通過“質疑、問疑、析疑、解疑” ,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尋求獲取知識的途徑,學會解決疑問的方法,使學生感到“學會”和“會學”的雙重樂趣。
(二) 誘導學生大膽猜想,各抒己見
教師不把觀察到的結論硬灌給學生,不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而是鼓勵學生大膽猜想,使學生的智力在猜想、爭議中得到發展,讓學生品嘗經過自己學習后獲得知識的喜悅。
(三) 巧妙點撥,開釋迷茫
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生活閱歷、知識水平的局限,往往出現“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中,教師要把握好時機,掌握好火候,巧妙輕松地加以點撥,使學生茅塞頓開.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四) 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的發展是智力發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教學中,教師不能把話說完,把內容講盡,把結論講絕,而是留有余地讓學生去想象。
(五) 良好的結論,完成教學任務的升華
小學教學既要講究開頭、突出重點,更需要注重結尾藝術,否則就是虎頭蛇尾的教學敗筆了。快樂教學表現在多方面,重在教師用自己的“情感”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求知識而不是追求表面的熱鬧。
三、巧妙布置作業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性練習,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重要手段。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提高家庭作業的質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一) 把握作業的數量
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不但要保證能讓學生“吃得飽”。教師在布置作業前要客觀地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實力并按實力將他們分組,作業也就要跟著分組情況布置,分幾個組就要按問題的難度設計幾種作業。讓中上水平的學生做高難度的作業,學困生做難度較低的作業。這樣,雖然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就會比較麻煩,但學生能“吃得飽”“吃得好”。
(二) 把握作業的質量
教師對學生布置的作業要全面。根據教材所編排的內容來設計作業,把重難點以及概念性的問題都分層設計在不同的作業中。讓學生全面掌握所學知識同時,盡量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業,讓學生有興趣去做家庭作業。
(三) 把握作業的落實
通過實踐發現,有些教師精心設計了質量可靠的作業,并做出了合理安排,要嚴把作業的落實。當然,教師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監督每一位同學的。那就得建立學習小組,組織學生互相監督,而教師進行“幕后操縱”。經實踐,處于互相監督中的學生幾乎都是聽話、負責任的。因此,大多數同學都能夠及時完成作業,并很少有抄襲的現象。
四、結語
我們在教學時,應該盡量去想有趣的方面,而不是去想枯燥的方面。遇事都去想它的好處,這樣就會發現教學以及很多其他事情都是有趣的。讓學生學會發現學習中的樂趣,這樣就會學得更好。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