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利用紅色資源,開展黨的優良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結合新的時代特點發揚革命傳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的發展社會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要求,努力推進紅色文化融入高校社會文化。江西省是紅色文化的搖籃,我們作為江西省高校的一份子,理應做出貢獻,而志愿活動是推進紅色文化融入高校的必要途徑。
關鍵詞:高校志愿 紅色文化 公益
一、引言
南昌工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于2003年,至今共培養青年志愿者近3萬余名。是我校大學生豐富第二課堂的重要學習領域,是大學生成分展示自我的平臺,更是培養奉獻精神、服務大局的搖籃。在社會和學校都不斷進步的今天,需不斷的提升大學生思想的奉獻意識和動手能力,才能更好的實現高效青協工作穩步推進、文化建設的要求。
二、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志愿的現狀(必要性,可行性,有效途徑)
(一)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志愿公益的必要性
1、高校開展志愿公益需要紅色文化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2、大學生志愿公益服務需要紅色文化提供豐富的精神養料。
3、大學生志愿公益活動對大局的把我能力需要紅色文化培養。
(二)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志愿公益的可行性
1、紅色文化和志愿公益精神具有內在的相同性。2、紅色文化和高校志愿公益活動具有融合的現實性。3、紅色文化內容是大學生志愿公益活動的重要題材。
(三)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志愿公益的有效途徑
1、融入團日活動體系。2、融入社會實踐。積極開展支教、敬老院、定點幫扶,精準幫扶活動,切實提高志愿者的質量和水平。3、融入高校校園文化。
三、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的意義與途徑(價值,要求,途徑)
(一)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校園文化中的價值
1.可以很大程度增加校園文化的政治性。在紅色文化融入校園后,學生們可以從紅色文化中體驗革命傳統,培養先進性的愛國主義政治思想。
2.豐富校園文化的內容。紅色文化資源能夠為校園文化的構建提供很多的素材,能夠更好的豐富校園文化精神文明,目前的高校,大多都在校園文化中倡導專業、人才、發展的特色,反而對校園文化精神的建設落入下乘。
3.增加校園文化的建設方法。紅色文化資源的形式有很多,最為常見的就是遺物、遺址、紀念碑、紀念館以及其他的紅色紀念品。可以利用本校博物館這一優勢,向學生們開放展覽紅色資源。
(二)現階段高校文化建設的要求
1、與時俱進。當今大學生出生于新時代,紅色文化也要與時俱進,并且要以新穎的、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來。
2.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要充分地重視學生,把紅色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核心轉移到,做學生的工作.必須重視學生的作用,做好學生的工作。
3.要正確地看待學生。高校大學生一方面是高校文化的建設者,另一方面有事高校文化的享用者,還時高校文化的傳播者。
(三)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校園文化的途徑
1、紅色文化資源的充實。南昌工學院位于英雄城南昌,這里是軍旗升起的城市,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條河流都流淌著紅色文化。而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學習的我們更是可以時刻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
2、在日常的文化活動中融入紅色文化。將一些優秀的革命文化用于各個文化活動中來,積極的開展各種文化特色主題的征文、演講、舞蹈等活動。
3、校園紅色文化活動的參與和舉辦。青協大型戶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形式和載休,具有很好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多樣性,通過開展活動,讓校園內的學生進行參與和互動,使學生充分的感受到紅色資源的精神內涵。
4、社會實踐中的融入。江西的紅色資源很豐富,所以,在實踐活動開展之前,可以聯系學院周邊的實踐教學基地,通過開展井岡山紅色行,三下鄉等大型校外實踐活動。
5、校園紅色網絡的建立。建立一個校園紅色網絡,包括貼吧,官網,公眾號等平臺途徑,定期推廣一些紅色文化特刊或者專題。
四、針對對象
以校團委青年志愿者協會為切入點,對日常工作、特色工作等現狀進行研究,分析主客觀原因和存在的問題,試圖在日常工作中融入紅色元素以及民族特色。
五、需克服重點難點
(一)將紅色文化融入志愿活動:通過組織內部學生們的各項反應發現,將紅色文化融入志愿存在對于紅色文化認識不夠深刻以及無法發揮紅色文化力量兩個問題。
(二)將少數民族學生納入志愿隊伍:數民族是我校的一個特色,對于少數民族同學參與志愿活動,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語言溝通問題,二是風俗習慣問題。
六、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志愿的目標
(一)傳承特色文化
1、紅色文化的作用。這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它不僅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如今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依然是鼓舞、激勵人們繼續奮斗的強大推動力。
2、傳承特色文化的意義。對推動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提升公民的精神世界,扭轉社會不良風氣,使整個民族更加凝聚,使整個社會更加健康、向上發展。
(二)推行高校志愿
高校志愿在我國算是一個新興的以公益目的的活動,相較于其他國家來說,是很年輕的生命,志愿服務對整個社會的進步是有積極影響的,是促進社會和諧進步發展的重要動力。
七、實行研究方法(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2、問卷調查。3、實地調研。
(二)創新之處(在學術觀點、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創新)
1、實地調研與案例分析相結合:本課題以南昌工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現行體制和狀況為案例,進行實習調研,掌握有關一手資料,并進行個案分析,將定量分析與定性研究想結合,全面、科學分析調研結果。
2、研究具有使用性和創新性:本課題將根據現存的青協管理模式特點,研究服務者與被眼務者兩個角色的需求和建議,探索合理的新型活動模式,對大學生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提升具有使用性和創新性。
八、創新與預期成果
本課題研究的成果獎以論文的形式呈現。
1.撰寫論文并發表X篇。2.研究報告1篇。其研究成果課用于本校學生管理工作,對學校思想工作以及團工作改革有實際意義。
基金項目:南昌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級別:校級名稱:將紅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植入我校志愿服務--以南昌工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工作為例編號:ngrw-17-13
參考文獻:
[1]何裕寧,何華生.利用江西紅色文化繁榮高校校園文化的思考[]教育觀察(上半月),2015,12:34-36
[2]趙恬恬,黃琳慶論紅色資源在地方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南方論刊,2016,02:72-74
[3]張季,張晉山紅色資源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價值及運用以廣西為例]傳承,2012.13:24-25.
作者簡介:喻礫(1984.8--),女,漢族,江西南昌人,南昌工學院,講師,學士,主要從事校團委青年志愿協會者指導工作
(作者信息:南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