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古詩文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國燦爛的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在小學教材中,古詩文教學內容占很大比例,對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情感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古詩文教學,存在著教學內容單薄、教學形式單一、教學過程凝固、教學方法僵化的狀況。信息技術是21世紀表現最活躍、發展最迅速、影響最廣泛的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必然會對教育活動的行為方式產生深刻的影響。
“按按按”互動反饋技術運用現代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的原理,在古詩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構建了信息技術新環境,師生雙方在合作的氣氛中,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促進學生的發展。如此組織學習,對學生來說,可以查漏補缺,強化正確,糾正錯誤,找出差距,改進學習;對教師來說,可以及時掌握教學效果,利于及時調控、改進教學,取得最佳效果,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運用互動反饋,夯實學習效果
以往古詩文教學中的字詞教法上存在著兩種極端的方式:一種是老師逐字逐句講析,把知識點嚼爛了“喂”給學生;一種是一張字詞幻燈片閃過,讀一讀,蜻蜓點水,字詞就過去了。如何尋求文言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互動反饋技術的應用在古文的字詞教學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在《為學》這篇古文中,筆者讓學生用自學、反饋的方式完成字詞的學習。通過學習,大部分學生對重點字理解比較到位,能夠做出正確的反饋。
利用互動反饋進行字詞教學,既能使學生整體自學感悟,又能及時有效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扎扎實實掌握重點字詞句的意思,使字詞教學簡而易行,夯實了學習效果。
運用互動反饋,提高學習效率
最早的古詩文教學,教師教、學生學的方法比較普遍,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個性更得不到培養發展,教學效率不夠高。后來的古詩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運用故事和其他媒體來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按按按”互動反饋技術的運用,突出了教與學之間的信息反饋,優化了古文教學的全體性、真實性、及時性、挑戰性、有效性。通過系統提供的多媒體教學和信息反饋功能,把學習結果反饋到教師和學生中,從而調整了教與學的比例,使新授過程化繁為簡,提高了學習效率。
針對《為學》這篇古文,筆者通過按點回放、按點分析等步驟進行教學,通過學習,學生已經對本課的主旨有了很深的理解,此次的反饋效果很好。
教學時,通過互動反饋,以讀促悟,化繁為簡,提高了教學效率。通過自學感悟,合作探究,比較異同,以讀促悟,上掛下聯,學生能在誦讀中整體感悟,最終領悟文章道理。
運用互動反饋,鞏固所學知識
“溫故而知新”,小學語文復習課教學是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而設計的一種特定的教學形式。它不僅有鞏固知識、訓練能力的功能,更有“溫故”和“知新”的要求。那么,語文復習課怎樣才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怎樣才能使“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達到最好呢?使用“按按按”互動反饋技術進行復習課教學,無疑是最簡便有效的方法。傳統教學由于時間、人力所限,不能及時獲取更多更全面的反饋信息,教師以自己的主觀經驗來判斷學生的掌握情況,再組織下一步的學習,可以說費力不少,見效不多。課堂不及時反饋,就像種了莊稼不收割一樣,學生容易當堂會了,課后忘了,互動反饋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鞍窗窗础钡臄祿Y料能直觀地反映學生的觀點和學習狀態,成為第一手的數據,教師對這些信息進行合理判斷,調整教學設計、進程,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在《為學》一課的復習課中,筆者針對本課的重難點、上課時出現的問題,設計了一系列的后測題,快速、有效地解決了學習中的現實問題,在學生最需要的地方進行有的放矢的研究實踐,使復習檢測系統有序,很好地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例如:課后測筆者出了這樣一道題,測試學生是否對北京版第12冊第8課《為學》這篇課文的含義理解到位:
下面哪句話與“為之,則難者亦易矣”意義相同?
A事非經過不知難
B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C成功乃失敗之母
D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總之,互動反饋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是一種高層次、高效率的現代化教育手段。互動反饋技術在古詩文教學的運用,是一種嘗試,而這種嘗試還是比較成功的,從而證明互動反饋技術能夠很好地輔助教學,并解決很多問題。但它不是萬能的,它應該和其他的教學方式相整合、相融合、互相補充,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將互動反饋技術合理運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特別是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把握新教材重難點,精心設計好互動反饋的問題,合理、合適地發揮互動技術功能,及時、有效地獲取真實信息,及時、準確地調控教學,真正提高語文古詩文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