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純 徐灝
摘 要: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方法,對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找出制約基層區縣啦啦操發展的因素,并根據制約因素研究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現狀;對策
1 前言
2018年12月,重慶市沙坪壩區第一次舉行了中小學啦啦操比賽,走出了基層區縣小學啦啦操發展的第一步,作為傳統優勢教育強區,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發展具有探索基層區縣啦啦操發展的師范作用。本文通過對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發展進行研究,為啦啦操基層教育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開展情況
調查發現開展啦啦操1年的有4所,占總數的27%,有40%的小學校開展了2年左右,而重慶大學城人民小學校等6六所小學校開展的年限3年以上。3年也是沙坪壩區開展時間最長的學校。
沙坪壩區小學校66.7%是以體育課外活動、啦啦操興趣班形式開展,5%的學校是以校隊形式,共計6只隊伍。其他以運動會表演、足球啦啦操表演等開展。非校隊形式的啦啦操開展占據大多數。
沙坪壩區72.7%的小學生都是在室外練習,在室內球場練習的小學生占16.8%,僅有10.5%的小學生能在專業健美操教室里學習。可見沙坪壩區小學場地設備不能完全滿足學生訓練競賽的需求。在專業的健美操教室中,小學生可以通過把桿來進行身體素質的練習,通過鏡子來觀察身體姿態、動作美感以及情緒的表達,并及時糾正錯誤。而在室外練習,人來人往,干擾多,容易導致小學生分散注意力,關注新鮮事物,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果。
2.2 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參與者情況
男女性別比例差距大,男生參與者僅占了9.8%,參與人數極少,男生普遍認為啦啦操項目僅適合女生參與,并且很難找到更多的男生一起參與這項運動,所以很難融入啦啦操的團隊中。
數據顯示6-10歲學生占據72.9%,小學一到四年級的參與者偏多。五六學生參與度不夠,分析認為與升學負擔重有很大的關系。個別學校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參與者也主要以初中繼續學習啦啦操或以啦啦操開學為主的學生組成。
男女參與者之間的差異非常顯著,女參與者喜歡或是比較喜歡啦啦操的人數占總人數的84.6%,而男參與者僅占總人數的6.1%。這也是男女性別比例差異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影響啦啦操運動普及與發展的因素之一。
2.3 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教練員現狀分析
調查發現啦啦操教練員女性占80%,男性占20%。并且,在重慶市普通高校啦啦操教練員性別的調查數據中顯示,女性占85%,男性占15%[1]。由此可以反映出,無論是高校還是小學的啦啦操教練員都存在性別差異。
年齡結構上60%教練員年齡在20-25歲之間,16%的教練員年齡在26-29之間,20%的教練員年齡在30-39歲之間,而39歲以上的僅有一位,總體來說年級結構相對合理,趨于年輕化發展。
統計發現64%的啦啦操教練員曾經是健美操專業,武術、體育舞蹈、藝術體操及其他專業的比例相對較小。但是要促進項目水平發展需要不斷提高啦啦操教練員的業務能力做到不斷學習。
重慶市每年統一進行培訓的次數只有2次,并且每期培訓班時長只有1至2天,時間較短。沙坪壩區有40%啦啦操教練員具備了國家一級教練員資格,48%的教練具備國家二級教練員資格,12%的教練員具備國家三級教練員資格,可是,暫時還并沒有獲得國際級教練員資格的教練員。
2.4 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競賽情況分析
2018年,沙坪壩區第1次舉辦了中小學啦啦操比賽,聚集了沙坪壩區的每一所小學校,沙坪壩區共410名學生參賽,其中第一次參加比賽的學生248人,說明大部分都有參加啦啦操比賽的經歷。自2017年以來,重慶市每年都舉行全國啦啦操聯賽,但是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的開展還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處于滯后水平。
3 結論
3.1 全國啦啦操開展從2001年開展18年時間而沙坪壩區啦啦操競賽舉辦時間短,參與隊伍水平數量少,水平差距大。長期開展啦啦操運動的學校較少。
3.2 重慶市沙坪壩區啦啦操運動學生參與度不夠,時間較短,有待進一步普及和推廣,擴展參與者人數。存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參與者主要集中在1至4年的情況。而高年級學生水平好的流失嚴重。
3.3 重慶市沙坪壩區啦啦操師資結構不合理。重慶市沙坪壩區現擁有的是一支年輕的啦啦操教練員隊伍,主要是女性,擁有相對合理的專業背景,但是絕大多數教師經驗不足,在專業結構上具有一定的限制,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提高。
3.4 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生參與比賽的機會較少。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啦啦操競賽組織的次數非常少,管理機構還在完善中,對比賽獎勵政策以及其他組織安排上依然有待加強。
4 建議
4.1 加強領導重視,完善場地設施。重慶市沙坪壩區小學校長應重視啦啦操的教學與培訓,增加對啦啦操項目發展的財政支持。教師應當更多地與家長溝通,并得到家長的支持和幫助,以此更好地促進啦啦操運動發展。
4.2 將啦啦操項目納入小學生體育健康選修課。通過教師開課教學,讓啦啦操可以面向全體小學生,提高所有小學生對啦啦操的認識,推動啦啦操在小學校中的普及與發展。
4.3 加強重慶市沙坪壩區啦啦操師資培養,提高啦啦操教練員的專業水平。作為啦啦操教師,應該多走出去,在各種培訓中引進更多的知識內容,拓展啦啦操教學技能和理論水平,以此來提高重慶市沙坪壩區啦啦操運動的水平。
4.4 加快重慶市沙坪壩區啦啦操競賽體系建設。在重慶市啦啦操委員會的指導下,重慶市沙坪壩區體育局、教育局要充分利用沙坪壩區現有的啦啦操教師資源,更好地組織啦啦操比賽,讓更多學校和學生投入到啦啦操發展中來,擴大啦啦操群體,從而更好地推廣啦啦操運動。
參考文獻:
[1] 李娜.重慶市普通高校啦啦操開展現狀研究[J].亞太教育,2016(22):2-4.
[2] 張慶如.我國啦啦操項目開展現狀及發展策略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報,2012:149-153.
[3] 李逸群.孫越.天津市啦啦操教練員培訓現狀調查與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8(32):228.
[4] 王輝.新疆地區啦啦操項目發展契機與策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5(2):67-70.
[5] 沈惠紅.江蘇省蘇南高校啦啦操隊運動開展現狀與發展對策[D].蘇州大學,2009:7-8.
[6] 李鴻.我國啦啦操運動的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