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鐵企業作為國家重要的支柱型產業之一,直接關乎國家經濟的發展。基于當前的發展實際,鋼鐵企業在管理和規避財務風險方面仍具有諸多的短板和不足,有些直接涉及鋼鐵行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本文重點分析鋼鐵行業財務風險管控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相應地防范和解決對策,旨在為我國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作用。
關鍵詞:財務風險;資產結構;資金鏈;財務杠桿;現金流;風控制度
由于遭受國際上金融危機和復雜的經濟形勢影響,我國鋼鐵行業正遭受著源于各方面前所未有的打擊。目前,鋼鐵企業中財務風險問題越來越明顯,使得企業出現資產結構不平衡、資金鏈短缺等一系列財務風險,對鋼鐵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如何有效預防鋼鐵行業財務風險因素,成為目前鋼鐵行業值得深思以及謀求發展的重點話題。
一、分析鋼鐵企業管理財務風險存在的問題
鋼鐵行業在復雜嚴峻的市場和多元化生產管理中,涌現很多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如生產整合、管理成本增長、資金鏈斷裂、財務杠桿不平衡、資源配置不合理、資金周轉不順暢等一系列問題。存在的這些問題都會使鋼鐵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出現風險。
(一)財務杠桿不平衡誘發的風險因素
之所以鋼鐵行業多元化的經營理念得以實現,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多元化的運營實現投資的分散化,以此將當前鋼鐵經濟蕭條、不景氣的運營風險進行有效化解,減少資金流出。鋼鐵自身是一種具有密集型資金的行業,而多元化經營理念具有很大的資金需求,極易使財務杠桿發生不平衡風險。針對財務杠桿這把“雙刃劍”來說,若企業可以對運行風險進行良好的掌控,定能實現企業規模的日益壯大、得到較高的經濟收益。但若未對其合理有效掌控,極有可能使企業面臨巨額的損失,進而增加財務的風險因素。
近年來,伴隨著鋼鐵行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其面臨的另外一項風險就是期貨交易引發的風險。基于實質層面來講,期貨交易引發的風險主要通過交易現貨風險衍生的。在我國因期貨市場處于初步建設階段,人們在認知期貨交易風險存在欠缺,為此,致使期貨交易不得不處于復雜的局勢中。這也就在無形中加劇了鋼鐵行業交易期貨過程中的風險因素。
(二)資金鏈斷裂誘發的風險因素
雖說鋼鐵行業的多元運營模式能夠在一定層次上推動企業掙脫困境、積極應對激烈、復雜的市場競爭局面,并為企業開啟新興產業、開展不一樣的領域,減少經營生產中的風險因素、預防企業受惡劣經營環境造成的經濟損失,但在多元化生產中極易發生資金管理、技術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諸多層面的分散式經營,致使企業身陷多元生產的泥潭無法自拔,天津“渤鋼事件”非常生動地對上述情況進行了詮釋。鋼鐵行業在實施多元化需要足夠的資金來支撐,在此種流程中,如發生應收賬款迅速增長、產品停滯、存貨猛增等問題,定會嚴重影響企業的資金鏈安全,進而誘發“現金流”斷裂風險。
(三)生產經營整合誘發的風險因素
鋼鐵企業生產經營模式及各項決策存在的差距會帶來差異化競爭對策和銷售方案,在業務流程、運作生產、技術開發、管理制度等層面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多元化的模式必定會影響到企業的現金流、物流、人力資源流等原產業,并要求企業調整自身的管理制度。鋼鐵行業進行橫向、縱向等一體化拓展時,內部的運營觀念、生產模式等出現偏差最終會導致企業文化方面出現劇烈地摩擦,給企業內部的經營和管理引來諸多風險。
二、鋼鐵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問題的有效措施
如何使鋼鐵行業財務風險的有效降低,既需國家和相關部門加大扶持力度,更需要鋼鐵企業依靠自身的不斷努力,逐漸增強自身的綜合管理水平,進而促進企業綜合盈利能力和企業價值的全面提升。目前,為了實現鋼鐵行業財務管理機制的逐漸完善和優化,不僅需要企業科學的財務預算為支撐,還要提升企業財務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一)強化制訂財務風險的管控戰略
在當前鋼鐵企業管控風險戰略流程中,控制財務風險戰略應作為核心內容,其以財務管理的視角,緊密環繞企業的生產標準提出完全可行的運營方案,并通過市場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分析、評估以及應對。鋼鐵行業需依據本身的發展實際,在多元化運營發展中,促進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持續提升,以長遠發展的角度,制定出財務風險管控目標,并隨著生產戰略發生的改變進行適當地調整。我國鋼鐵行業當前的多元化運營模式仍處在不斷摸索階段,業務方面仍需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及主業資金等方面的強力支撐。一般不同業務的財務風險會體現出差異化,同時也不能忽略財務風險間存在的緊密聯系,所以鋼鐵行業必須對管控財務風險的意識高度重視,提高財務風險管控至戰略高度。
(二)強化降低企業財務資源整合的風險
鋼鐵行業因多元化生產模式形成的協同效果,此種財務風險是無法規避的。為促使鋼鐵行業持續健康地發展,并保證多元化運營戰略目標和有效落實,企業需要對內部資源進行合理運用,科學整合企業內部的各項業務,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財務管理包括三種模式,即混合式、分權式、集權式,當前,全球上大部分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常用的模式為集權式。我國的鋼鐵企業可以對國內外成功的管理經驗進行借鑒,進而推進鋼鐵企業的穩定發展。
(三)強化財務風險控制效果的有效監督
針對鋼鐵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效果的監督來說,首先,企業應構建監督控制風險的體系和流程,作為企業控制財務風險環節的重要內容,強化企業內層監事會、董事會以及各級委員會的監管作用,同時,增強企業內部審計作用。其次,企業內部需要強化監控財務風險“OKR”指標的建設。針對財務工作中的風險因素進行預先識別警示、管控事中風險、評估應對事后風險。針對識別風險需依據企業本身環境發生的變化、業務特征、生產需求等方面適當地選取相應的方法對各類潛在風險深度認知。鋼鐵企業的特點在于資金比較密集,財務工作發生的任何風險最終都會體現在“資金運行”方面,為此,需利用財務指標的變化對運營情況加以判斷,如企業的償債能力指標(產權比率、速凍比率等)、營運能力指標(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盈利能力指標(營業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等)、企業發展能力指標(銷售增長率、EVA等)等相關的財務指標,以此來有效管控財務風險。
(四)強化資本結構的優化渠道
目前,我國鋼鐵企業在供需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對投資固定資產的熱情仍未削減,全國鋼鐵行業大部分投資多來源于負債的增加,這就造成了財務成本的迅速上漲,導致鋼鐵企業的利潤被大幅蠶食。所以,我國鋼鐵行業在進行建設投資過程中,要科學的平衡權益性資金和債務資金等方式的籌資結構,以實現資本結構的進一步優化,進而為鋼鐵企業后續的穩健發展提供保障。
(五)提升財務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財務信息化、職能化已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鋼鐵企業企業財務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不僅利于企業資金、經營財務地高效統一管理,還利于企業財務監督職能地強化,有效降低、規避鋼鐵企業財務風險。
三、結語
總之,鋼鐵企業加強財務風險管控并非短期就能實現的,而是全面、系統以及長期實踐的一項工作,合理地按照財務風險控制的標準進行財務風險防范、預警、應對及風控制度的建設,定能有效地輔助鋼鐵企業及時識別和發現財務工作中的風險因素,并做到積極有效地規避、分擔、降低,進而給鋼鐵企業后續的生產經營及多元化發展提供有利的財務環境。
參考文獻:
[1]袁惠.淺談鋼鐵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問題[J].中國集體經濟,2015(19):142-143.
[2]杜驍諭.淺談鋼鐵企業財務風險現狀及防范措施[J].黑龍江冶金,2013(5):59-61.
作者簡介:
葛子圣,河鋼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河北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