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對財務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使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專業必須適應“互聯網+”時代,積極探索更加科學的課程教學模式。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在分析“互聯網+”對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影響基礎上,重點就如何推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提出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企業群體日益擴大,特別是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引導下,我國企業的財務會計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財務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提出了新要求。在“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在開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認識到新時代財務會計人員的新要求,還要在運用“互聯網+”開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方面狠下功夫,但目前一些高職院校在應用“互聯網+”開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方面仍然比較薄弱,需要引起重視。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開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其納入“互聯網+教育”體系當中,既要加大相關方面的投入力度,也要積極引導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加快推進改革工作,努力使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更加適應“互聯網+”時代,進而提升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互聯網+”對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影響
首先,“互聯網+”能夠促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科學化建設,最根本的就是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其他與之相關的技術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比如,可以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作為重要教學模式,大力推動“網絡教學”,同時也可以構建更具有特色化和個性化的網絡學習平臺,并通過加強資源體系建設,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課程,這可以有效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互聯網+”能夠促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系統性建設,最根本的就是能夠使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內容得到有效拓展,比如通過將“微課”應用于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當中,可以更有效發揮“微課”的輔助教學功能,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加強自主學習,進而能夠使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體系更加完善、教學內容得到有效拓展、教學機制步人創新軌道。最后,“互聯網+”能夠促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綜合性建設,特別是能夠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而且也能夠在教學管理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網絡上收集財務會計工作的相關案例,包括正反兩個方面的案例,并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而對于促進學生更加適應企業需求和市場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優化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思路
思路決定出路。要想推動“互聯網+”背景下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要求高職院校一定要優化教學思路,要深刻認識到“互聯網+”環境下對財務會計人員的新要求,牢固樹立“人才發展”理念,對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內容做出新的調整,使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從“數據加工者”向“價值創造者”轉型,大力培養會管理、知財務、善溝通、講誠信的創新性、管理型、復合型人才。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將“互聯網+”廣泛應用于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當中,推動“互聯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切實加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網絡化建設,并促進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這對于創新應用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二)創新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
在“互聯網+”時代,對財務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也對高職院校如何更有效開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高職院校一定要深刻認識到“互聯網+”的重要影響,不斷創新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進而大力推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在具體的實施的過程中,應當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作為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創新模式,比如應當將“互聯網+微課”作為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將“互聯網+”與“微課”進行深度融合,并且不斷優化和完善“互聯網+微課”資源庫,各高職院校之間也要切實加大戰略合作,共同開發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互聯網+微課”資源庫,并本著共建、共用、共享的原則大力推動“互聯網+微課”資源庫建設,進而能夠為更有效開展網絡教學創造條件。
(三)拓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范圍
高職院校在推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斷拓展教學范圍,特別是要適應“互聯網+”時代對財務會計行業以及相關人員的新要求,應當牢固樹立“服務發展、服務大局、服務戰略”的理念,從傳統的“應用型”向現代的“綜合型”轉型,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切實加大新時代財務會計人才需求情況、素質要求情況以及未來發展情況的調查分析,比如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收集和分析,進而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方案。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已經成為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這對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應當切實加大這方面的教學工作,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著眼于將學生打造成“復合型”人才,強化教學活動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并且深入開展財務會計創新教育。
(四)完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體系
健全和完善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體系建設,對于高職院校更有效地適應“互聯網+”時代、提升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價值,因而應當在完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體系方面努力。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應當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切實加大“互聯網+”時代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力度,特別是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諸多方面進行改革。比如,由于“互聯網+”時代的財務會計工作已經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因而要將電子發票的運用、自助報稅流程體系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云會計、大數據平臺建設等諸多新技術和新理念的教育和引導,進而使學生在未來就業和創業的過程中更加適應形勢發展需要。“互聯網+”具有很強的融合性,因而能夠融合企業財務會計工作與業務工作,因而學生也要具備其他方面的業務知識,應當構建相應的教學體系。比如,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構建“項目教學”體系,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相關項目建設,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對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于推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科學化、系統化以及綜合化都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也能夠使教學機制更具有全面性。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開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深刻認識到“互聯網+”的應用價值,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努力將“互聯網+教育”融入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當中,積極探索推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和策略,重點要在優化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思路、創新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拓展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范圍、完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體系方面取得突破,提升財務會計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詩情.“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管理會計的教學改革創新研究[J].國際公關,2019(9);84-85.
[2]魏源.“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19):139-140.
[3]王麗平.“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革[J].納稅,2019,13(27);84,86.
作者簡介:
王立棟,德宏職業學院,云南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