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升平
摘 要:數學是一門基礎的學科,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每天都需要運用的的工具,就像是吃飯的筷子,寫字的筆一樣重要。尤其是小學的數學,是開展日后學習生活的必備的基礎。數學的內容也是非常多的,基本的算式、基本的數量關系以及基本的圖形知識都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而如何有效的學習和記憶這些基礎知識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了。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積極主動的去尋找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而且數學的學習過程復雜而又多變,持之以恒才能學好,但現實是學生們的課程繁重,學習任務重,學習的課程并不少,但是并不能很好的運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學生們普遍出現缺少學習興趣,上課不認真,作業不按時完成且完成的質量不盡如人意的現象。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在告訴教師學生的學習效果亟待提高,必須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才能讓學生們更好的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
關鍵詞:提高 數學課堂教學 有效性
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一番探討,希望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靈活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靈活教學,不能生搬硬套。在人類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世界正在不斷的改革創新,以求進步,因而教師們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改革創新,為了更好的向新一代的學生們教授數學知識。很大一部分學生學習不認真,是因為缺乏對數學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每個教師應該注意的任務。有了學習興趣,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學生將會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的內容,并不是被動的接受;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會更加樂于去思考數學問題,并且會更加樂于探索和學習新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授“位置與方向”時,開始授課之前,教師可以號召同學們想一想這兩個問題:“每天早晨上學,看見太陽從哪個方向升起?”“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太陽從哪邊落下呢?”讓學生們去思考,探索新知。引導學生們說出正確的答案:“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晚上,太陽在西邊落下。”以此為基礎來教授學生們:“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用這個口訣來讓學生們認知和分辨方向,把這個口訣當做課后作業進行背誦和記憶。通過引導學生去思考這些問題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加強互動,集中學生精力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學生作為主體,教師應該格外關注他們,在上課期間,為了學生們更好的學習和記憶繁多的知識點,教師應該輔助他們努力集中精力。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學生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在恰當的時間點,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能,將分心的學生們引導回教學任務上來,通過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有效的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實現師生友好互動的良好局面。
例如,在在教授“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學生很可能會懈怠,不認真的聽講,不認真的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積極的關注學生們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當看到有學生分心在不認真聽講的時候,可以做一些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課堂作業,請學生來做,還可以號召學生主動回答問題,更好地與學生互動,有助于幫助學生集精力,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三、結合生活,深化知識理解
小學的數學教學標準中提到過數學教學應該結合實際生活,貼近現實生活,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從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出發,創造生動有趣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探索、操作、猜想、運算、計量,一點點的掌握和記憶數學的基礎知識,學會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生活中的各種有關細節。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從實際生活中引出數學問題,讓數學走進生活,讓學生更能理解數學的各種知識,懂得數學本身就來源于生活。
例如,在教授“長方體面積”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在給學生們介紹過基本定義后號召學生們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找家里的長方體,第二天把記錄下來的家里的長方體跟同學們介紹下。在學生們每個人都意識到長方體的樣子之后,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內容介紹,將長方體的長用字母a表示,長方體的寬用b表示,長方體的面積用字母S表示,那么長方體的面S=a×b。讓學生們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去認識數學中的內容,進而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這會對教師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幫助。
總而言之,教師可以通過靈活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去學習生活中;還可以通過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幫助學生集中精力,更加努力的學習數學的各種基礎知識。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授課的同時應當注重結合實際生活,讓難度大的、不容易理解數學內容變得通俗易懂些,這樣能夠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教師應當積極的思考如何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每個數學教師應該努力實現并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通過教師的種種努力,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肯定會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 劉禮周.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 2019年02期
[2]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分析[J]. 劉保源. 新課程(上) 2019年04期
[3]設點、合作、診斷,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J]. 劉婷婷.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