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琴
摘 ?要:隨著新課改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開始邁入新的階段,一線初中語文教師也注重進行語文高效課堂的教育研究,在不斷變革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手段中,逐步提升語文課程的教育質量。筆者從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實踐出發,提出精準備課、更新教法,以及創建趣味活動等策略,淺談如何實現語文知識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施教;備課
伴隨語文教師對課堂教學結構的不斷調整,以及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優化,當前語文學科的教學效果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制約高品質語文課堂建構的不利因素,造成學生認知語文知識質量差的現象。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圍繞現階段語文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本著服務于學生的理念和態度,進行針對性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優化,從而在改善課堂教學弊端中,提升教育的效果。
一、實現精準備課
備課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設計的首要環節,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會對課堂教學的對象和內容進行分析,也會進行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的安排,以便掌握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實現教學內容的有效教學。所以,在向學生講解語文知識時,教師也應當注重備課環節的開展,對學生的語文知識認知狀態,以及課本當中教學的語文內容進行分析,同時進行課堂中目標和活動的設計,促使教師在按部就班中探索進行語文學科教學的規律,逐步實現語文知識的高效講解。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有效的備課,實現本節課的高效教學。具體而言,首先,教師對班級中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狀態,以及學生的興趣偏好等進行分析,作為備課的基礎;其次,教師對課本當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并指出“人物描寫的方法”等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緊接著,教師結合語文核心素養的要求,進行《我的叔叔于勒》這節課教學目標的詳細設計,從而明確學生需要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師設定《我的叔叔于勒》這節課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完成對《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內容的認知,逐步提高教學的效果。
顯而易見,在向學生教授語文知識前,教師進行有效的備課,能夠掌握課堂中的每一個步驟,從而促使語文知識在有條不紊地開展,逐步形成高品質的語文課堂。
二、有效更新教法
隨著社會對人才提出團隊協作的能力要求,教師開始將合作活動引入語文學科的教學中,促進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結構的調整,將學生置于課堂中知識建構的主要位置,在提升合作能力的過程中,提高認知語文知識的質量。但是,在以往的語文課堂中應用合作活動,教師常常忽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造成合作活動的應用效果不佳的現象。所以,在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中應用合作活動,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語文素養,對傳統合作活動的應用形式進行優化,從而逐步實現高品質語文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敬業與樂業》中,為了提高合作活動的應用效果,教師就可以進行合作活動中細節的優化。在實際開展活動前,教師先根據以往的課堂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定位和分層,指出學生在文本的解讀能力上的差異。緊接著,教師以互補性作為組員分配的標準,保持每個小組當中學生之間的互異性。之后,教師圍繞《敬業與樂業》這節課中的內容,設定合作討論的任務,明確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的方向,讓學生在小組當中進行相互討論中,逐步加深對本節課中文本的理解效果。
不難看出,在創建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結合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傳統合作活動進行優化,能夠有效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促使學生在相互輔助中,共同提升對語文學習內容的理解。
三、設定趣味活動
興趣是促使學生進行知識主動探索的動力,在開展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應當嘗試根據學生的興趣,改善傳統單純說教的教學方式,打破課堂教學的封閉狀態,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讓學生在參與趣味活動的同時,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逐步產生進行語文知識自主探究的主觀意愿,完成對語文知識的有效建構。
例如,在教授《智取生辰綱》這篇課文時,為了實現課堂氛圍的活躍,讓學生感受語文課堂的趣味,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創建角色扮演的課堂活動。在課堂中,教師先帶領學生熟悉文章中的內容,讓學生對文章當中故事情節和人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智取生辰綱》中的角色,以及各個角色對應的話語,為角色扮演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緊接著,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使得學生在角色模擬的過程中,親歷主人公的經歷,從而加深對《智取生辰綱》中內容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開展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進行精準的備課和教法的更新,以及設定趣味性的活動等,都能夠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但是,教師也應當認識到,真正地實現高品質語文課堂的生成,并不是單純地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落實的。因此,在之后向學生講解語文知識時,教師也應當繼續創建課堂教學的手段,并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應用和改進,從而在生成完整體系中,逐步實現高品質語文課堂的生成。
參考文獻:
[1]朱梅玲,鞏倩倩.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構建策略[J].中國教師,2017(S2):149.
[2]孟平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