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丁發
摘 ?要: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紀尚小,天性活潑好動,且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所以他們對于一門學科的學習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而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都將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為實現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本文從四方面著手,對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行了相關闡述,旨在進一步激活數學教學活力,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導入;情境;合作;實踐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通常是教師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則始終以被動者的身份來對教師所講授和灌輸的知識進行全盤接收,這便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積極性的調動,進而更無從談起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對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在及時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的基礎上,立足學生特點與學科特點,對傳統數學教學的理念、模式、方式與方法進行積極的調整優化,以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自覺投入到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研究與應用過程中,從而實現小學數學有效教學。
一、實施趣味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導入環節設計得是否成功。如果教師一上課就平鋪直敘、照本宣科,就會在極大程度上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還會導致學生產生厭惡情緒。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在導入環節借助于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創設更多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景,以此來聚焦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找規律”這部分內容之初,為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決定以游戲導入新課。首先,我利用課件出示了兩個電話號碼,要求女生記上面的,男生記下面的,時間為5秒鐘。5秒鐘后,女生、男生各派一名代表重復電話號碼。哪一方記住了,哪一方就獲勝。由于女生的電話號碼存在一定的規律,而男生的則沒有,所以女生毫無懸念地取得了游戲的勝利。這時,我聽見有的男生說不公平。于是,我讓學生說一說不公平在哪里。學生答道:“女生的電話號碼好記,都是3232的。”接下來,我順勢引出了新課內容:“你真會觀察,由于3232這個號碼有規律,所以比較好記。同學們,其實生活中像這樣有規律的事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如此導入,生動形象,學生學習興趣濃厚。
二、創設活動情境,促進課堂參與
要想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活動情境的創設與引入十分重要且必要,因為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展開學習與探索活動,才能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其更為深層次地理解和體會所學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妨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及需要,創設一定的活動情境,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優化課堂教學效果。
以“認識人民幣”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為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買文具”的購物情境,即將講臺看作商店,將講臺桌看作售貨架,我在上面擺放了各種文具,其中有尺子、鉛筆、直尺、轉筆刀等等(標有價格)。之后,我讓學生兩人為一組,其中一名學生扮演售貨員,另一名學生扮演顧客,要求他們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來進行模擬“購物”活動。如此,通過創設活動情境,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課堂參與,而且還使學生在“取幣”和“找幣”的過程中掌握了不同的付錢方法。
三、基于合作探究,激發自主意識
鑒于數學學科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僅憑教師一味地枯燥講解,非但不能令學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甚至還會在極大程度上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情緒。此時,若能通過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發揮主體作用,不僅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數學潛能,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有利于獲取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分類與整理”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為使學生初步理解分類的含義,體驗分類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充分利用手頭現有的一切學具來對其進行分類。在這一過程中,我會在班內巡回輔導,其中有的小組是按照“顏色”來進行分類的,有的小組是按照“用途”來進行分類的,還有的小組是以“新舊程度”為標準進行分類的……最后,我讓各小組派一個代表來匯報本組的分類方法,以促進全班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相互學習。如此,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來親歷探究過程,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而且還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數學潛能,實現了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提升。
四、指導運用實踐,體驗學習樂趣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在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面臨的問題,以更好地服務生活、改善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從學生所熟知和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來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加以運用實踐,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目的。
在教學完“數據收集整理”這部分內容后,為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內化,進而使其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我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對全班同學最喜歡吃的水果進行調查,并用給定的統計表整理、呈現所收集的數據。與此同時,我還提出了以下問題供學生思考:(1)最喜歡吃( ?)的人數最多,最喜歡吃( ?)的人數最少。(2)我最喜歡吃( ?),全班最喜歡吃這種水果的有( ?)人。(3)班里要開聯歡會,請你根據調查結果,說說買哪幾種水果較為合理。如此,通過指導學生將所學知識加以運用實踐,不僅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了數據收集和整理的過程,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還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進而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低段教學中,興趣培養是核心,自主意識激發是重點,能力培養是主線,只有緊緊圍繞這三個關鍵點展開教學,并在堅持以生為本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進而才能真正實現小學數學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侯曉瑾.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133-134.
[2]孫紅霞,楊麥平.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59.